一看就会(北京的书市在什么位置)北京有什么值得一去的书店,今年的北京书市上,有哪些和北京有关的书丨主题书单,

发布时间:2023-05-26 10:56浏览次数:times

原标题:今年的北京书市上,有哪些和北京有关的书丨主题书单

2023北京书市吸引了众多爱书人前往朝阳公园现场淘书。从4月14日开幕以来,已经超过20万人次前来书市“打卡”。为此,书评君也多次前往位于朝阳公园的书市现场,替大家一探究竟。

2023北京书市现场,北京出版社摊位上重点展出的北京图书(商重明/摄)。

作为已陪伴京城爱书人40余年的老牌书市,书市上形形色色的和北京有关的图书,也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观看、购买。今年的北京书市上,都有哪些和北京有关的图书呢?书评君从中特别选择了一些推荐给大家。

2023北京书市现场,故宫出版社摊位(商重明/摄)。

中轴线上的壮美北京

《故宫纹样》,纹藏 编,中信出版社2023年3月版。

在上百万件文物中,《故宫纹样》以织绣、织毯、瓷器、珐琅和建筑为五大载体,精选了其中最为经典的117幅绝美纹样,呈现出一场5000年的视觉盛宴。提起写书的初衷,纹样团队在书的前言中写道:“纹样——这是来自中华血脉里的自豪,是我们每一个国民刻在骨子里的浪漫。我们仍然希望,熠熠发光的祥瑞符号能继续充盈人心,鼓舞精神,被更多不同的中国人遇见、感知、拥抱。”在喜庆节日的春联中、灯笼中,在合家团聚的饭桌旁,在故乡房屋的梁栋上……如意云纹、福字纹、喜字纹、回纹、灯笼纹,装载着华夏祖先美好的心意,带给每一个中国人吉祥的祈福与祝愿。

《天地中和: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吕舟 主编,北京出版社2023年1月版。

“听钟鼓楼悠远的暮鼓晨钟、阵阵鸽哨,观正阳门绕楼飞翔的雨燕,漫步跨越古老运河雕饰精美的古桥、繁华的市井,驻足壮丽的城市广场,北京中轴线展现了一幅蕴含着传统礼乐精神的古今交融的图景。”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和历史图片的记录,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这幅独特而壮美的景象;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介绍,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价值。

“天地中和”,语出《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北京中轴线正是千年传承的“天地中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是串联古都北京空间和时间的经纬脉络。该书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主编,图文并茂,汇集了众多优秀摄影家的精彩作品,辅之以重要的历史舆图和老照片,中英双语表达,呈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风采。

《太和殿》,周乾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版。

太和殿作为故宫中体量、等级都无出其右的建筑,除了宏伟的造型、华美的装饰赋予它极高的审美价值之外,从整体的柱架、屋顶,再到局部的榫卯、斗拱,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中国古建筑的高超技巧与智慧。该书作者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周乾博士曾参加太和殿大修工作,他将带领读者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地了解太和殿设计和建造的巧妙之处。搭配以500幅彩图和历史背景介绍,从视觉和文化层面将太和殿更为丰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故宫建筑细探》,周乾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1月版。从根号二的数字密码到精密设计的排水系统,从倦勤斋的通景画到太和殿的镇殿灵符,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周乾,以扎实的专业知识、翔实的文献资料,真实再现建造过程,细致拆解古建结构与布局,探究建筑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辅以235张高清彩图,全面呈现故宫建筑之精妙与华美。正如单霁翔所说,该书是作者多年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在知识层面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还涵盖了中国古代力学、化学、材料、风水、哲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文字深入浅出,图片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故宫如梦》,安意如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年3月版。

紫禁城,一出真实的幻梦。在伤春悲秋的感怀中,作者以华丽、真切的笔墨提醒我们正经历着的世间变幻与无常。该书以史料为基础,以明清历史人物为明线,以参观故宫顺序做暗线,于时空交错间对明清两朝帝后妃嫔等人物的命运进行梳理,尤其对深陷幽暗宫廷宫殿中的真挚感情着墨较多;同时对紫禁城建筑皇宫礼仪制度等加以解读。

从过去到现在,穿越三千年北京记忆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9月版。

北京是如何从北方边陲发展为全国首都的?考古工作者是如何从地下之城破解北京前世今生的?北京历史深厚悠长,历经朝代更迭与城市变迁,发展成当今的现代化大都市。《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以考古发现的角度从时代的演变讲述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全书以西周燕都、汉代燕地、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金陵、元大都、明中都、明定陵、改造帝都、拆卖皇城等7个历史节点、11章内容线,以各时期出土的重要文物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人物、重要遗址为媒介,梳理出北京三千年以来的历史脉络,八百年的建都史,探寻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该书视角壮阔,高屋建瓴,呈现了一座城市传奇的历史记忆,具有史料价值,也具有知识普及价值。

《万寿盛典图》,(清)王原祁 (清)冷枚 绘,中国书店出版社2022年10月版。

《万寿盛典图》以纪实的笔法,全景式地再现了康熙六十寿辰(1713)之际,京城内外的官员、百姓自北京西郊畅春园至皇宫神武门结彩张灯、迎銮呼祝的盛大场面。《万寿盛典图》以历史长卷的表现形式,为清代皇家文化研究,清代帝王礼制、仪仗以及重大庆典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图中所绘故宫神武门、景山西门、北海五龙亭、西安门以至西直门之盛景,沿途各省所搭戏棚及披霞牌坊、游廊等,另银局、漂染坊、镖局、粮食店及茶饭房台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并有仪仗、兵、射、骑队及戏班贩夫、王室贵胄、迎接官员、跑马护卫近千人。形象多彩的人物和丰富逼真的北京街景、店肆,再现了清代北京城的基本面貌,成为研究清代北京城市生活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绘制的从内城紫禁城到西郊畅春园的整体历史面貌,是清代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与北京内城关联的重要历史参考依据。刻本由当时一流名家画稿、一流名工操刀,绘刻细致入微,形象瑰丽宏伟,是清内府版刻印刷发展的重要文献。

《重拾:1860-1948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9月版。

该书选取了北京日报深度周刊“旧京图说”栏目的经典篇章,250余张北京珍贵老照片,再现百年旧世相:车夫大战电车、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漂洋过海而来的动物园、慈溪专用小火车、北平各色美食、百年前的假照片……图文并茂,生动重现老北京旧影,那些奇趣事儿、时髦事儿、民风民俗、不为人知的宫廷秘事,打破你对老北京的认知,重温那些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日常图景,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立体的老北京。

《京城印记:北京古地图论文集》,白鸿叶 陈宏彦 主编,文津出版社2021年6月版。

地图是展现地理事物在时空上存在状态的一种文献形式,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类古老的文献形式。北京的历史,上下三千年,漫长悠久,积淀深厚,有丰富的遗迹、文物、文献见证,而北京的古旧地图是最形象、最直观记录城市发展的一类史料。北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都可以在许多地图的细节中解读出来。该书收录的16位专家、学者的27篇重要论文,从古旧地图的历史源流、珍品介绍、保护修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对北京古旧地图相关论述进行一次汇总,是研究北京古地图的珍贵资料。

《燕京记(外三种)》,顾森 奉宽 巴哩克·杏芬 北平市筹备自治委员会 著,杨之峰 点校,北京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该书收录(清)顾森《燕京记》、奉宽《旧京考古录》、(清)巴哩克·杏芬《京师地名对》,以及民国时期的北平市筹备自治委员会编《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村里名称录》四部小书,都与北京地理建置和地名有关。

《燕京记》内容简短,却是反映清代中期北京城市结构的稀见史料。奉宽是清末民初的旗人,入民国后曾在北大教授满文,他熟悉京师掌故,了解京师建筑、街道的历史,故所著对京师风物记录也极翔实。《京师地名对》虽是当时知识女性的游戏之作,但既有传统文化趣味,又是反映北京地名情况的一手史料,还对地名情况作了一些注释,有助于研究。《名称录》将民国时期北平市下属街巷村里一级的地名按照行政区划分别收录,是一部现代色彩颇为丰富的京城地名录,不仅可单作索引使用,更可与前三种文献配合阅读,以见北京地名的变化源流。

《潮北京:北京网红打卡地攻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广播电视台 编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4月版。

该书选取数十个北京网红打卡地,按照自然景区类、人文景观类、餐饮及创新零售、文化艺术、街区园区、阅读空间六大不同类别,每个类别邀请文化名人、作家、旅行达人撰写3-4篇散文随笔,配以图片、手绘、小贴士等,并可以通过二维码链接浏览《走进北京网红打卡地》视频,散文后再附以同类别的网红打卡地游玩攻略集结成书。全书力争用清新自然的笔触发现古都之美,阐释文化之情,让北京城的古老与年轻相遇、厚重积淀与时尚活力碰撞,同时文学性、文化性、实用性相结合,呈现新北京的新面貌。

国宝传奇,揭开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国宝沉浮》,高小龙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8月版。

《国宝沉浮》一书以一件件文物为线索,描绘出隐藏于这些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屈辱历史、辗转历程,展示这些文物历经沉浮的非凡命运。全书在注重知识性、真实性的基础上,重点兼顾文章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力争生动、形象、易懂,涉及的文物也选择那些“国宝级”的、知名度高的、确实流传经历曲折的。该书的作者曾在文博系统工作三十余年,担任过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馆长等,现任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书中每一篇故事讲述一件或一批文物的曲折经历,并配有彩色照片,以使读者更直观清晰地认识了解这些国宝。其中部分稿件曾自20 世纪90年代起在《北京日报》《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刊载。

“文物大医生”丛书(包含《故宫官式建筑大木作技艺和它的传人们》《故宫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和它的传人们》《官式建筑内檐棚壁糊饰技艺和它的传人们》等),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22年6月版。

《故宫官式建筑大木作技艺和它的传人们》讲述了故宫官式建筑大木作修缮技艺和它的传人们的故事。作者通过深入故宫走访,收集整理了第一手资料,介绍了故宫官式建筑大木作修缮技艺的源流、技艺流程,并有针对性地讲述了故宫官式建筑大木作技艺的特点、传承脉络以及传人们的故事。通过通俗的语言和现场操作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故宫官式建筑大木作修缮技艺传承的脉络,尤其是故宫古建筑修缮的历史脉络。

《故宫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和它的传人们》讲述了故宫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和它的传人们的故事。本书作者通过深入故宫走访,收集整理了第一手资料,向我们介绍了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源流、技艺流程,并有针对性地讲述了故宫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特点、传承脉络以及传人们的故事。通过通俗的语言和现场操作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故宫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全貌。

《国家宝藏》,于蕾 吕逸涛 著,中信出版社2018年5月版。

《国家宝藏》是央视综艺频道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授权同名书籍。书中,九大博物馆馆长甄选27件镇馆之宝,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在《千里江山图》的壮美中一窥先人背影,聆听“曾侯乙编钟”奏响的华夏正音,感悟“越王勾践剑”千秋不朽的中国剑魂……文物铭记过去的历史,也成就今天的故事。数十位国宝守护人无论职业背景、性情性格、学术成就,他们与27件国宝命运交织,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每一位国宝的创造者、挖掘者、守护者都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宝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全部内容经故宫博物院等九大博物馆专家亲自审校修订,收录大量节目未播出内容,结合史料文献和专家研究成果,梳理文物知识,揭开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更多人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

传统艺术与民俗记录下的北京

《叫好:梨园百年》,张永和 著,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22年10月版。

梨园百年,我们应该为什么叫好?该书全方位展现京剧的“四面八方”,从剧本架构、典故渊源,到台上表演程式、台下看戏规矩,再到戏班的诞生、行当的诞生、新京剧的诞生,最后到京剧大师的成才之路。

作为一部京剧评论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分为“戏里戏外掌典故”“台上台下有讲究”“重溯百年京剧史”“再忆大师传风骨”四篇,以京腔讲述,用老照片还原,图文并茂地探究《白蛇传》《红鬃烈马》等传统骨子老戏的来源历史,还讲述老戏班规矩传承、京剧表演的艺术内涵、老茶园看戏的讲究、梨园趣闻,梳理琴师、鼓师的百年传承历史,介绍《三打祝家庄》等新京剧的诞生,更再现谭元寿、刘秀荣等京剧艺术大师的成长之路。

《北京民俗影像》,首都图书馆 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9月版。

首都图书馆藏有老照片数万张,内容涉及建筑风景、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人物、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时间跨度自清朝末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首都图书馆对这些老照片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本书依托首都图书馆珍藏的老照片资源,从中精挑了近二百张老照片,并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与解读,图文并重,将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真正“活起来”,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本书不仅可为研究者提供原始的历史资料,也是读者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北京皮影艺术》,刘季霖 王伟 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22年12月版。

《北京皮影艺术》一书主要从北京皮影的概述、历史沿革、主要流派(东派、西派)、传承发展、制作名家、演出形式、工艺流程、精品赏鉴等8个方面讲述北京皮影。书中收藏的作品涵盖了从明代到现代的皮影精品,从王府皮影到民间皮影均有涉猎,除了头茬、人物,还兼具布景和大全套作品。

《北京绢花》,李苍彦 滑树林 编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9年3月版。

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既是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其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文化的活化石。如为世人所熟知的陶瓷、玉雕、牙雕、景泰蓝、雕漆、木雕、金银器乃至皮影、风筝、灯彩、剪纸、泥玩、刺绣、抽纱、蓝印花布等,品类繁多,花色更是无数。这些在手工业时代形成、以用与美的结合为特征的造物部类与设计,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艺术内容,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窗口,也是我们今天创造美的新生活的需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它不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也不仅是一门手工艺,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其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众多;有不少的工艺得到了传承与发展,也有的处于濒危状态,如北京绢花。所幸的是,2008年,北京绢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使北京绢花的抢救与整理工作成为一项极具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工程。

《北京民间玩具》,王连海 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5月版。

该书包括了北京泥玩具的主要品种;《升平乐事图》中的花灯;风筝的制作与放飞;北京绒鸟的历史与传人;鬃人的历史与工艺;北京草编传人裕庸;“花脸马”传人马福立;重排九宫、华容道、鲁班锁等内容。

我们在北京,这里有……

《我们,在北京》,严志刚 著,北京出版社2020年7月版。

国贸、三里屯、中关村、故宫、南锣鼓巷、角楼……无论高级写字楼还是地下室,在每一个流连忘返之地,他们都有一个喜欢北京的理由;在北京的“失败者”,他们同样坚持顽强,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他们都背负着无法摆脱的宿命,来到这里寻找微弱的希望;奔波在街头的上班族,痛并快乐着,疲惫和兴奋周而复始,所有被时代裹挟和造就的奇迹激荡中,他们都梦想下一个故事的主角变成自己。

该书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大市民征集故事素材并进行有组织的拍摄创作,通过对街头普通人的拍摄和访谈,展现中国首都芸芸众生的面孔,成为北京的视觉目录。书里记录的每一张面孔、每一个故事和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无论喜悦、迷惑、努力、希望,总有一些情感让我们感同身受,也都是来自这座城市的馈赠,感谢彼此。

《北京胡同》,马玲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6月版。

北京的胡同曾经多如牛毛,弯弯曲曲的小胡同,有很多弯弯曲曲的故事;弯弯曲曲的小故事告诉我和你,每一座四合院都有一幅看不够的画。每一扇大门,都关着一个猜不出的谜。走出高楼大厦到小胡同去,走进爷爷奶奶的故事里,听一听老北京的回忆,悠长的回忆。

《北京老城圈儿》,杨澄 著 盛锡珊 绘,北京出版社2020年2月版。

该书作者杨澄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亲历了北京的过往。作者借朦胧的月色勾起人们对古老京城的遐忆,讲述旧京的故事,重现旧时年节的风俗、手工业者的辛劳以及老字号、商业街、餐馆、茶馆、戏楼之中的生活百态。书中还收录了数十幅盛锡珊先生的“老北京市井风情画”,展开一幅旧京的生活画卷。作者尝试着从故事、传说、风俗、习惯以及一代代人的记忆、思念、话语中,探寻老北京延续不断的生命和不失本色的根。

《北平怀旧》,齐如山 著,北京出版社2018年3月版。

该书为“大家京范儿”之一种。此为齐如山先生移居台湾后,怀想北平之作。题材类属散文,内容涉及颇广,如北平之地理、建筑、饮食、庙堂掌故、民俗沿革、市井玩乐,等等。感受出自亲身体验,自然情真意切,文笔细致周详,可作史料笔记观。本书包括4部小书,即《北平》《北平小掌故》《北平怀旧》,附录《故都市乐图考》。

《北京闻见录》,朱家溍 著,杨良志 编,北京出版社2020年4月版。

该书辑录了多篇朱家溍先生关于北京历史文化的散佚文字,完整地展现了北京皇家文化、士人文化、市井文化。朱家溍是资深清史专家,尤因其故宫博物院工作的经历,对北京故宫以及清代史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作者生长于北京,对北京城的历史地理、地缘风貌、文物古迹又熟稔于心。该书将作者于北京亲闻亲见的历史掌故、宅园古迹、饮食戏曲等娓娓道来,展现出一幅老北京上至皇家文化、下至市井风俗的画卷。

整理/安也

编辑/张进

校对/赵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璞玉雅藏和田玉官网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手机咨询13912794059

  • 24小时电话咨询0512-65183307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