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利军:枕玉江南,流风回雪

发布时间:2023-03-15 16:24浏览次数:times


“三十余年治一玉事,而此事于我,方为开端,半世修为只为美。投身于玉,或是宿命。”

——瞿利军

瞿老师生于70年,老师玩玉的年代,重工,重玉肉之白度与细度。今人玩玉,重料,重皮色。此一时、彼一时,不同时代有特殊的审美偏好,不同的关注要素,这无可厚非,于赓续数千年的玉传承而言,不过弹指一挥、白驹过隙。后人玩玉,谁也不知道会玩出什么新花样来。而在老师看来,玉之重在于工。材料是载体,工才是应该被珍视的本。工不仅仅只是雕工,而应是对材料进行艺术性创作,具体而言,是巧思和匠工。今人玩玉,大多舍本逐末。玉器之所以谓之艺术品,本质在于工。读玉,懂了手中玉的独特之美与缺憾,借其形、色、质,融入自我的审美追求,表情达意,如在狭促樊笼内翩然起舞,是为巧思。


籽料有绝迹的一天,但艺术不朽。老师对于玉材的选择,包容性极强,白玉、青玉、碧玉……新疆料、青海料、俄料……皆信手拈来,为己所用。老师的侧重点在于借玉之形表美意。老师生于吴地,穿行于长巷。小桥流水人家,移步换景的江南园林,碧波荡漾的太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分明四季……如一帧一帧水墨晕染的素色写意画,空灵、轻盈、秀雅的苏式之美于老师而言,是与生俱来。这是老师要表达的美意。作品《小窗幽记》便是这份美意的最佳注脚。作品由一块大料牌片整做而成,煊白莹润的玉肉,精光内蕴,油糯欲化,老师以内雕技法,将苏州园林小景迁移至方寸间的玉牌之中。


作品图《小窗幽记》.png

作品图《小窗幽记》

玉牌上下留足天地,只取中间三分之一的部分施展技艺。透过一扇小窗,可窥芭蕉掩映太湖石,鸟雀立于斜出的桃花枝上,观者似乎闻见几声啁啾鸣啼,空灵之韵已然充盈整件作品。


作品图《小窗幽记》2.png

作品图《小窗幽记》

视觉上再往后、往远处延伸,是雕梁画栋,是曲径通幽,是回廊环绕。


作品图《小窗幽记》3.png

作品图《小窗幽记》

这件作品设计精巧,通过大小、远近、凸凹的对比和层叠,营造出层次丰富的幽境,空灵深邃,铸就时空的百转千回,方寸之地,无限渺小,意境又无限悠长隽永。


作品图《小窗幽记》4.png

作品图《小窗幽记》

老师少年时随父学习国画,后又研习微雕技术,他将深厚的国画素养与微雕技术融入玉雕创作中。老师涉猎的题材广泛,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皆有佳作,以山水牌片和薄胎器皿件为其中翘楚。作品《万山红遍》山水文人牌既是水墨江南的美意营造,又是精湛匠工的酣畅展示。一块红皮白肉和田玉籽料,红皮醇厚灿烂,俏色而雕。


作品图《万山红遍》1.png

作品图《万山红遍》

老师秉承元明以来江南文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风格,以浮雕技法极细致、极精巧地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山峦绵延重叠,秋高云阔,层林尽染。


作品图《万山红遍》2.png

作品图《万山红遍》

这件作品,老师将青年时期习得的微雕技艺运用到极致,雕刻时配合放大镜,每一片树叶都毫不含糊、一丝不苟,观者凝目视之,不由地惊叹雕工之精湛。


作品图《万山红遍》3.png

作品图《万山红遍》

老师所雕之器皿件,器型或端正,或圆润,或敦实,或轻灵。清朝乾隆帝曾写诗道:“薄遏片刻铢,轻于举鸿毛,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描绘薄胎玉雕器皿件的轻巧、精美。


作品图《青铜方形兽面鉴》1.png

作品图《青铜方形兽面鉴》

在所有玉雕品类中,器皿件别具特色与风情,兼具复古与现代、审美与实用,但是器皿件的创作最耗时,难度最大。在薄如羽翼的胎壁上满工雕刻纹饰或装饰物,对创作者的工艺和心境都是极致考验。


作品图《青铜方形兽面鉴》2.png

作品图《青铜方形兽面鉴》

这件《青铜方形兽面鉴》器皿件作品,玉质细腻温润,器型端正,庄重雄浑,精细的抛光令浅浮雕的纹饰在光影变幻间美妙多姿,方形器皿四面各做一兽面耳,口衔活环,一丝不苟的做工,以形达韵,神驰器外。


作品图《青铜方形兽面鉴》3.png

作品图《青铜方形兽面鉴》

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玉雕亦然。琢玉之人,到了一层的层次,表达的其实是自己。玉,琢玉之人,借玉之形传达的美意,在老师这里,三者高度契合。玉温婉内敛,如谦谦君子,与老师的儒雅性情、清雅文气、不卑不亢之气质高度吻合。老师以洒脱直线,婉约曲线,无声胜有声的留白……用刀与石的激越碰撞,以简约而丰富的苏工玉雕技艺,描述着苏州的玲珑美意,构建着自己的江南。

瞿利军,

省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非遗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具有全面优秀的苏作工艺传承和高雅精细的艺术审美风格,尤擅作器皿玉雕

璞玉雅藏和田玉官网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手机咨询13912794059

  • 24小时电话咨询0512-65183307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