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老人沉迷直播买东西)老年人沉迷直播,“网瘾”老年人,正在直播间疯狂购物生儿生女有什么区别?子女同时在家过一次年,就看得一清二楚了,

发布时间:2024-02-29 14:53浏览次数:times

镀金项链、和田玉手镯、翡翠挂坠......这些都是楠楠母亲从短视频直播平台网购的。近日,楠楠趁假期回老家时翻看了母亲的手机,发现她从直播间里下单了近20单首饰,各种各样的首饰堆了一桌,“我不太懂鉴赏,但一看这些首饰就不值钱。”

楠楠母亲的情况并非个例,国庆假期,“回家第一件事查父母手机”登上热搜,不少人分享了自己父母沉迷网购的经历。有网友称,他妈妈已经在直播间里消费了几万块,购买的商品包括不知品牌的保健品、手串、字画等。

直播间购入的珠宝首饰

疯狂沉迷短视频的老年人

  老人直播间购物成瘾,很多是从沉迷短视频开始的。

“以前都是爸妈唠叨我们别总盯着电脑、手机,现在全反过来了,爸妈在家一刷短视频就能刷一天,不做家务也不出去遛弯,有时甚至刷到深夜一两点不睡觉。”在北京工作的小于今年春节给父母更换了新款智能手机,本想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结果却发现父母开始沉迷于短视频,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山东淄博居民小吕查看了母亲手机屏幕使用时间,发现母亲每天浏览短视频的时间竟然在5个小时以上,一周刷短视频超过38小时。

QuestMobile发布的《2022银发经济洞察报告》中统计,短视频在上网的老年人群体中的渗透率高达71.2%,也就意味着至少有2.28亿的51岁以上的老人在刷短视频。而这些50岁以上移动网民月人均使用时长121.6小时,平均每天使用时间超过4小时,同比增长8.6%,增速明显高于全网平均水平。另据KAWO发布《2023银发经济下的社交媒体营销》统计,60岁以上的网民中有80%平均每天会花1.5小时刷短视频。

海报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刷短视频之所以受到老年人青睐,因为他们比年轻人更敏感和偏爱网络互动激励。小吕的父亲表示,“刷短视频可以领钱”。

在安卓系统的软件下载界面,抖音极速版、快手极速版等短视频平台明确标注“看视频领现金”“看视频看直播领红包”等话术。进入操作界面,用户每日签到、观看短视频与直播、浏览低价商品等行为,都可以领到现金红包或金币作为回报,其中金币可以于次日自动兑换为“抵用金”,而抵用金可以提现,前提是绑定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这也为老年人后续的网购行为打通了付费前提。

直播间剧本“杀”向老年人

  在上述短视频平台,有着专门面向老年人的短视频直播间商家。这些商家已经孵化出直播剧本、话术套路,引诱老年人从成瘾到信任,再到消费。

楠楠顺着母亲的购买记录点进了几家直播间,没有品牌、环境简陋,只有“原产地批发”“珠宝精选”之类的字眼。楠楠认为,这些直播间的目标受众就是中老年人,“因为主播热情地喊着‘叔叔阿姨’,推销产品”。

今年央视315晚会揭露,部分主播在直播间上演“苦情大戏”,他们在直播间里打着帮人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的旗号,实则专门坑骗老人购买产品,让老人们深陷其中。晚会还曝光了部分直播间雇佣水军、制造火爆假象并诱导用户下单的现象。

楠楠发现,母亲观看的直播间经常上演一种剧本,“为给粉丝谋福利,将产品价格压到所谓的‘历史最低折扣’与品牌方大力互掐,主播在把品牌方气得又是‘律师函’警告又是当场离开直播间之后,价格终于定下来,让老年人以为主播尽了全力拿到最低价。”

2023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指出,“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鼓励网站平台对存在争议的信息标记争议标签,并对相关信息限流。

小于的父亲也沉迷于直播购物,但买回来的东西远超日常生活需要,“光是卫生纸,就买了一大堆,壁柜都塞满了。我感觉我家的卫生纸最起码能用两三年。”

实际上,这些沉迷直播购物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都十分节俭。楠楠说,“妈妈只要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或者能扛得住,根本不会去医院,更别说体检了。但买1000多块钱的手镯一点都不心疼。”

直播引诱下单为何难禁止

  直播间的种种带货套路,曾多次被媒体曝光,相关部门已经关注到这类问题。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等监管部门相继出台规定,明令禁止诱导付款、随机出现广告弹窗、演戏炒作等带货手段。一些短视频平台也宣布,平台将对卖惨带货、编造离奇故事、演戏炒作等行为进行违规处罚。

  但时至今日,针对老年人的互联网服务供给端依然存在诱导消费、诈骗信息等问题,老年人防不胜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潘曙雅撰文分析,短视频是中老年人当前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而在当下的短视频媒介环境中,专业技术性造假、智能化技术造假、阐释性和语境置换式造假等更为隐秘和高超的造假手段不断出现,对中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对虚假短视频缺乏识别能力,相当数量的中老年人成为数字谣言的传播者、网络骗局受害者,人身和财产利益遭到损害,而这也阻碍了中老年群体真正融入媒介化社会。

  潘曙雅强调,了解中老年人面对虚假短视频的信息识别机制、提高中老年人在短视频时代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建议,考虑到老人用手机打字沟通的难度,平台应该给老年人开辟电话热线这样更加方便的渠道,不能只靠在线客服。如果老人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纠纷,证实是直播间的问题,平台方应该督促带货方尽到赔偿责任,维护老年消费者的权益。

据阿里巴巴2020年发布的《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在“老年人是否需要接受数字生活的服务培训”上,子女和老人均表示需求强烈,72%的子女和73%的老人希望获得数字服务培训。值得深思的是,儿女认为,老年人最应该接受网络安全防诈骗方面的指导(67%),而老人自身则最渴望获得网络购物技巧(71%)和网上支付技巧(63%)方面的培训。

来源:海报新闻

编辑:ys

璞玉雅藏和田玉官网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手机咨询13912794059

  • 24小时电话咨询0512-65183307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