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籽料不带皮,神仙也难断”,也许我们可以依据各种鉴定技巧,来辨别玉质的好坏。
但是籽料的皮,就像是籽料的身份证一样,可以证明它是真籽料。
古人把蕴藏有玉之石或未加雕琢之玉称之为璞,璞也有皮的含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璞中藏玉,其外皮曰玉皮”。
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也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
NO.1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形成
和田玉籽料在经受长久的冲击碰撞后,在表面会留下因不同的微小裂隙及坑点,这就是籽料表皮被我们看起来坑洼不平,便是汗毛孔形成的原因。
当最终玉石籽料浸入水中,水中的矿物离子慢慢的渗透浸入这些玉石的微小裂隙中并沉淀下来,经过一系列的化学作用,和田玉籽料的皮色就形成了。
NO.2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颜色
大多数玉的皮,都是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经过长期浸泡等条件在籽料外部形成的各种皮色。
其颜色也丰富多彩,皮色有黑皮、乌鸦皮、灰皮、红皮、枣红皮、秋梨皮、褐黄皮、黄皮、虎斑皮、鹿皮、洒金皮等等。
其中,整个外皮为褐黄色,里面是白玉,这种俗称为“金包银”。
NO.3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种类
油皮:和田玉籽料的外层具有的油皮,看上去如同一片带有艳丽颜色的油花漂浮在玉料的表面,极具美感。
沁皮;这种皮色为天然沁色而成,颜色鲜艳,分布均匀,皮子沁肉表层体现出来的效果多为高脂粉肉质。
石皮:此类和田玉籽料的皮子包裹在玉石的外面,也就是所谓的石包玉。这种玉料赌性很大,因为玉石外层包裹的一层厚厚的石皮,对于其内部的玉质好坏只能猜测。
NO.4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分布
一般情况下,皮色分布在籽料的外缘,很薄的一层,厚度通常小于1毫米,越是浓艳均匀饱满,质量档次越高。
通常来说,红色且鲜艳的皮色价值高于褐黄色的,饱满均匀的皮色价值高于呈点状、云团状的洒金皮。若有黄、红、黑多种颜色共生,皮色更绚丽更稀少。
NO.5
鉴别真假籽料一个重要依据
一般只有新疆和田玉籽料才带有皮。留皮有助于对和田玉的原料性质、产状、产地进行辨识和研究。
现在假冒籽料最普遍的作法,就是将山料在机器中滚圆了,再人工做皮来假冒籽料,皮色对于和田玉的鉴别至关重要。
NO.6
留皮籽料的价值更高
其实这句话只是片面的,任何事物的好坏,终究是要看本质上的区别,就算籽料的皮色再好,玉质差的话,也一样没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内在品质才是决定籽料价值最重要的因素,不管籽料的成色如何,它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浑厚、细密、纯净、温润,然后才是白度、形状、块度和皮色。
NO.7
留皮让雕刻艺术有更多的空间
好的雕刻工艺可以提升玉的艺术价值,而对于留有皮色的籽料来讲,巧雕工艺更能展示玉石的美。
玉雕师对留皮工艺也是会进行一番头脑风暴,面对带皮籽料,从审料,设计到雕刻加工过程,萦绕于心的就是如何留皮,又如何使皮的俏色更美、更有特色。
现在市场上凡是籽料饰品肯定有留皮,只是有时较为隐蔽。俏色雕刻让籽料更具有观赏性、把玩性,所以价值也越高。
我们从籽料皮的形成、颜色、种类、分布规律到留皮对鉴定、价值和工艺上的影响和作用。来了解籽料为什么要留皮。
而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修饰之后,留皮的籽料更具有观赏性、把玩性,说得直白点,它更值钱。
▼
▼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添加顾问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