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珠宝玉石界,谁最会耍大牌?和田玉
和田玉玉牌一直深受收藏者的青睐。一块小小的玉牌,方寸间融绘画、书法、雕刻及故事文化于一身,使天生丽质的玉经过一番修饰后拥有了生命。
和田白玉名闻中外,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誉其为“白玉之精”。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这种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
史籍对和田玉记载甚多。《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这个记述虽然不可尽信,但从中可以窥见纪元前的人们已经知道昆仑山是盛产玉石的地方了。以后各代历史对和田玉的记述渐多,也更见真实。
从殷商时期开始,和田玉就进入了中原。和田玉从新疆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运抵河南,路途漫长,弥足珍贵。传说在2900年前,周天子穆王乘八骏大辇,出玉门登昆仑,受到西王母的热烈欢迎,曾载玉万只而归。
传说归传说,和田玉的确是在周朝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论祭祀、礼仪,还是朝见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国家生活重礼崇乐的玉文化传统基本定型。汉朝张骞通西域后,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导材料,成为一种价值的象征。
和田玉玉牌呈方形或长方形,器表浅浮雕或镂空雕刻各种图案与文字,有孔可穿绳佩系。玉牌在明代十分盛行,清代多有仿明之作,亦有刻“子刚”款的伪作,随着古玩收藏热不断升温,玉牌也逐渐确立自己独特的地位,成为投资的一大热点。
现代玉牌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明清玉牌的艺术特点,在发展本身市场的同时,也在为明清玉牌市场作着补充。因为明清玉牌只是明清玉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存世量有限。
尤其是它们处在价格高位,许多收藏者不愿将藏品出售,这就造成了求大于供的市场状态。而现代玉牌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吸引了许多收藏者的目光,其价格的上涨是合情合理的。
投资者在购买现代玉牌时,更多要注意玉牌的玉料,因为许多玉牌的玉料都以昆料、俄料等玉质较普通的玉料替代。这些玉料本身价格不高,也不具备和田玉料的珍贵与美观,所以这类玉牌的投资空间非常有限,投资者与收藏者要注意进行鉴别。
按产地具体细分,和田玉目前有几种:
我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也可以称为软玉、透闪石、透闪石加软玉、透闪石加和田玉,这几个名字都不违法,都在国标范围内。
产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为接触交代成因。和田地区出产(叶城县、且末县、若羌县、于田县等),公认为白玉最好的产地;细分又可以分为山料,山流水,戈壁料和籽料,质地以新疆和田玉籽料最为上乘,戈壁料次之,然后是山流水,山料。因为过度的开采,籽料和戈壁料矿源基本已经耗尽,特别是最近几年,好料更加稀少,价格也越来越高。
产自俄罗斯的和田玉,圈内行内称为俄料, 产出形态也可以分为山料、籽料、山流水料。 但俄料的籽料很少,大多为山流水和山料,随着新疆料的日益稀少,俄料的白玉价值也逐渐提高,市场上的高端白玉,90%以上都是俄料。
青海料又称青海玉或昆仑玉,是市场上常见的广义和田玉种类之一,
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新疆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曰昆仑玉,山之北曰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所以昆仑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地状况、结构构造几个主要的特征上基本相同,可谓大自然中的孪生同胞,老坑的青海料质地细腻,可与新疆和田玉山料
韩料是广义和田玉青玉山料。它的主产地是朝鲜半岛南部的春川,产于当地的蛇纹岩中,多显青黄色和棕色。脂粉不是很好。韩料的 化学成分与和田玉基本相似,硬度和密度接近和田玉,稍微小一点,硬度大概是5.5左右。是新疆和田玉中价值最底的,和高端的羊脂玉能差上万倍。
来源:小刺梨的空间,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