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位在苏州做原石主播的兄弟对大叔说:“你知不知道最近我们卖原石有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大叔很诧异,和田玉的销售玩法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么多,难道你们又想出什么新套路了?兄弟狡黠一笑,轻松道:“没有,没有,只不过升级成预售模式,让来送货的阿达西和老铁们更喜欢待在我们直播间了”。
“这可算个新鲜事儿”,大叔心想。籽料有一颗算一颗都是价高者得,预售怎么玩呢?兄弟终于道出了最核心的部分——帮助老铁攒原石手串儿,听完他的描述,和玉大叔突然意识到,最近几年原石手串的确是越来越少见了。
其实在三、四年前,直播还没兴盛的时候,籽料手串的市场就已经开始逐渐萎缩,最近几年和玉大叔其实很少在市场上见到非常完整的原石搭配好的手链。这种看似经久不衰的经典货品,是如何一步一步衰落的?大叔想来应该有这么几个因素:
首先自然是料子更贵了,手串籽一直是小形态原石当中最贵的一类,对于外形有着非常严苛的硬性指标——首先至少是偏圆形,三角形或者是长条形,无论哪种形态对于长度都有限制。过长和过短都不行,其次为了能卖上价,对料子的饱满程度也是拉满。品相方面,相较普通原石苛刻的多,正常情况下只要肉质比较好,即便料子表面带有少量的瑕疵,玉商们也是可以接受,通过巧妙的设计去除即可。手串籽不但要求表面没有伴生部分各种天然成分(尤其是白玉籽),同时还追求尽可能无裂,种种的限制叠加在一起,难度倍增。很显然这种一眼光滑的料子,在阿达西那里报价也不会便宜。
同样的玉质,通过雕琢做成圆珠或者老型珠的款式,有更多的消费者比较喜爱(尤其是女性),传统认知中,一般情况下喜欢原石串的大多数是有一定年龄和收藏阅历的大哥。在直播兴起后,普通的货品也难入这些大哥的法眼,很显然偶尔碰到的一、两颗完美石头,才能唤醒老玩家的惊喜情绪。然而配成一串完整的手串,算算至少应该需要6~7颗原石。这就给了主播们重新定义商机的机会。为了鼓励老铁捡漏,以攒手串儿的名义,让大哥天天泡在直播间,增加人气和互动,人气来了,钱场也捧了,一举两得。
从收藏的角度看,漂亮的原石中间打个眼还是挺浪费的。毕竟从中间一旦穿孔,这枚原石就从此已经失去了雕琢的意义和独立品鉴的机会,此生只能作为手串籽存在。考虑到今年疫情对和田地区的影响,几乎全年没有像样的料场开工,网络上流传的大规模挖掘照片,其实都是好几年拍的。和玉大叔甚至听说,今年在和田地区只有部分商品房在建设的过程中挖基坑,有可能获得少量的料子。
基于经济,环保等多重压力,籽料的挖掘已经越来越困难。以前不少主播鼓吹的“禁采令”,在如今看来,几乎快成真相了。未来籽料的不讲道理暴涨恐怕难以抑制,最后只能恭喜那些前几年就入手漂亮原石手串的大聪明玉友。好东西不但会发光,而且会一直发光。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有趣的小哥等你来撩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