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深入肌理的和田玉沁色,深受人们的喜欢,在玉石市场上有着极高的价值。要想成为玩玉大神,一定得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而沁色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一. 什么是沁色?
沁色,是指玉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周边的水或矿物质侵蚀,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
通常来说,和田玉籽料原石大多数是带沁的。和田玉籽料在河道中的翻滚,遭受河水的冲刷侵蚀,就会产生一些绺裂或肉质疏松的地方,开始慢慢被水中的锰离子沁入,渐渐形成了各种沁纹。
玉本身没有皮,玉皮属于次生。籽料埋藏在水、土的过程中,与外界发生风化和浸染,形成玉的皮色和沁色。一般呈浅淡黄或白色,不透明、质软,沿着裂隙呈带状分布;丰富的皮色和沁色源自铁质浸染,在同一块白玉籽料上,铁质浸染物的颜色一般不均匀,有深浅变化,层次分明,有的呈一定的规律分布,也有的铁质浸染物呈团块状、斑点状,用放大镜观察,铁质浸染物还深入到籽料肉内。
沁色多为黄褐色、黑色,呈团块状、脉状分布,通常比光滑的皮色厚度大,可达几厘米。
当然,有些山料也是会有沁纹的,那是因为山料露在外面的部分也会被雨水、山洪长时间浸泡,水中的锰离子也会沁入山料表层肉内,但是相比之下,山料带沁纹的相对较少。
沁色是和田玉子料中的一大特点,由于周围生长环境中所含矿物质的不同,导致和田玉子料形成不同颜色的沁色,很多人喜欢这样迷人的沁色,有人将沁色作为收藏的一个主要看点。
二. 沁色形成的条件
1致色源
玉矿边上必须存在有色矿藏色素。
2玉质不紧密
为什么沁料里没有羊脂白玉?就因沁料本身就是玉质疏松才入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顶级的羊脂玉大多为光白籽,而即使有皮色也是少量的洒金皮,这也就是密度高质地紧密,根本无法入皮的原理。
3过程漫长
玉石入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时间不够,那也是无法入沁的。当然,如果质地相对紧密而接触矿色时间长,也是存在入沁的可能,而这样的话,也许包在沁皮下的就是质地最好的玉,而这就是沁玉的极品。
三. 沁色的分类
1按沁纹形状分
水草沁
水草沁纹一般长在和田玉有裂隙的地方,并且肯定是长到裂隙的根部,是从肉的表面长至肉内的,沁纹很深。造假者有心仿制,但效果欠佳。
絮状沁
絮状沁,与水草沁样子很接近,有专家认为水草沁是由絮状沁发展而来。絮状沁的纹路相比水草沁的要细小柔和一些,也要浅一些。
钉子沁
这种沁纹,就像钉子一样从和田玉的表面呈九十度角钉入,看上去如同一颗颗的钉子紧密的钉入在和田玉表面。
2按颜色分
黄沁
黄沁料的颜色成因,是后期三价铁离子侵染或者透闪石中的二价铁离子,在地表附近氧化形成三价铁离子所致。
黄沁籽料,皮部表面有几层不同的颜色,从外表到内部呈现出由深色到浅色的过度。最外面的颜色呈现出棕色的点状分布, 这是黄沁籽料真皮最明显的特点。
红沁
和田玉中的红玉难得一见,而红沁料相对容易见到。红沁是铁离子沁,铁离子分为三氧化二铁(红色),四氧化三铁(黑色)。一般红沁伴随的是黑色和红色,而黑色经过把玩后颜色也会变浅。
四. 沁色≠皮色
很多新手玩家可能会将沁色理解为皮色,其实并不是这样。皮色和沁色成因基本相同,但程度是不同的。
(沁色)
(皮色)
皮色在表面,往往带有多种颜色。而沁色往往是单一颜色,少量有两种颜色,会深入至玉的深部,在纵向呈深浅的过渡。
皮色和沁色都有整体和局部之分,不少和田玉的沁色外面还往往有其他颜色的皮色。
和田玉造假猖獗,沁料也不能幸免。介绍几种沁料造假的方法,请大家警惕起来:
“去黑”水
沁的过程中免不了会进入一些杂质,这就形成了沁料的黑点,大部分沁料都有黑色的斑点。从视觉上,这些黑斑让人不喜。有人找到了一种能令“黑斑”褪色的药水,涂过之后,真的是大不一样了。
如果不请你看看,你会相信,这竟然是同一块玉料吗?
染色
染色这招,在玉石造假中太常见了。沁料造假染色,多为整体染色,从外表来看,颜色分布均匀,所以分辨起来有时比造假皮色更难区分。
沁料的染色首先是挑选玉质不好的料子,一些玉和石的混合体,这样更容易让颜色沁进去。之后再染成红色或黄色,但这样出来的效果都很艳,所以为了增加欺骗性再染黑,然后人工再褪色,红沁、黄沁成品就出来了。
天然沁子料具有十分自然的色调,玉石表面的皮层部分都有着多层不同的颜色,且每层颜色之间过渡自然,其颜色从外向内是呈由深至浅的过渡关系。另外,多数沁料的最外层会有比较密实的棕色黑色斑点分布,这正是天然和田玉沁料的鲜明特征。
目前玉石市场上,沁色纯正而玉质又比较细腻的黄沁子料特别稀少,物以稀为贵,随着和田玉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和优质原料的日益稀缺,这种黄沁子料的价值必将呈进一步上涨趋势。
和田玉的沁色,是大自然赋予的一抹亮彩,在悠悠岁月中一点点沉淀蜕变,展现出绝美的芳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了解和田玉的沁色之后,你是否离玩玉大神又进了一步呢?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