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毛孔一般只有原石籽料才有,是用来鉴别和田籽料的一个重要方法。真正的籽料不管多么细腻,表面上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跟人皮肤上的毛孔一样。人工也伪造不出和田玉的“汗毛孔”,放大镜下或者测光看就能看得很清楚。
一、籽料的毛孔如何形成
“汗毛孔”是次生出来的,是由于气候、地质的变化,随着山洪从高山矿带几经波折来到山下,然后沉淀于玉石河床上,在搬运的过程中,不断的受到外力(冲刷、碰撞、跌、摔)变得圆滑了,也没有棱角了,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周边物质环境的侵蚀,侵蚀受伤裂痕处和玉石表面上质地松软的部分就开始长出了汗毛孔和皮色。
皮色就是由一些金属元素侵蚀所造成的,而汗毛孔就是长期的侵蚀和冲刷所导致的,这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的。其实简单一点来说,所谓的毛孔就是结晶的流失,结晶之间的凹孔。
籽料的毛孔跟人类的皮肤一样,纵横阡陌,不是单独的以一个或者一个坑的形式存在的,毛孔不管粗细,都有真实的脉络感,就像是看自己的肌肤一样。假的和田玉不管仿得多相似,就是表面没有毛孔。毛孔在偏光显微镜下为叶片状、针状、纤维状,在透视显微镜下则为纤维状、短柱状、长柱状。因此,籽料表面如同人类皮肤上的汗毛孔一样的高低不平。是否有汗毛孔,是判断真假籽料的重要方法。
俄罗斯的玉石玉质比较疏松,所以它的打磨面,在抛光后多为“麻皮坑打磨面”,而在外行人的眼里这种“麻皮坑打磨面”就是“汗毛孔”。这就让人们形成了一种误判,几乎把所有的俄罗斯山料,都以有“麻皮坑打磨面”的存在,而被认为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玉籽料,这种结果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
韩国的玉山料的脚料都是经过打磨后,将其多块放置在同一个袋子中,用手抓紧口袋摇晃二十分钟左右,大部分就会出现所谓的“汗毛孔”了,韩国的籽料都是这个样子制作“汗毛孔”出来的。
二、如何辨别籽料毛孔
腐蚀坑:
腐蚀坑和毛孔非常的相似,可是两者之间却有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在玉石形成时,表面存有杂质,就像石墨、碳酸盐等,经受了水流的冲击,所形成的坑洞。特点就是它的形状和被腐蚀的碎片的颗粒一个样有鳞片状、细脉状等,它有深度,这一点和毛孔不一样。
摩擦痕:
玉石会随水而流动,可能会在途中碰到硬石,就会产生擦痕,像此类的擦痕,更多是细条状的,很浅,所以不容易看到。此外还有可能是因为人为不经意造成的擦痕,比如在开采的时候,被机器摩擦所造成到底,这些都是属于人为擦痕。
土皮:
有些砂石粘在玉石表面的时候,这种东西就叫土皮,也就是常说到的砂石盐碱。此类表皮有砂石的玉石,一般都是刚开采的,因此也称为“新料子”,这也是鉴别真伪玉石的方法之一。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鉴别方式,所以有的人也会用胶水粘上砂石来假冒真品。
指甲纹: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玉石的表面上有些半圆形的浅浅的裂纹,这就是所谓的指甲纹,实际上这也是属于和田玉裂纹的类别之一,学名是“李四光环”,它形成的原因和冰川密不可分。其实在玉石中不算多见,一般都在较大的籽料当中才会存在,同时还有很多石头也会存在指甲纹。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更多精彩内容,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