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分享了和田玉雕的四大流派,其中讲到海派重形、苏工重意。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件和田籽料“灵猴”,就是一件将海派与苏工技法融会贯通的作品。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重量:70.58g
尺寸:53*27*37mm
这件藏品由一颗枣红皮独籽雕刻而成,原籽肉质细腻,白肉微微闪青,油润度、老熟度较好,有一定脂粉感,整体十分温润柔和。
老玩家都知道,枣红皮在红皮料里是最出彩的皮色。枣红色沉稳浓厚,老气饱满,皮质油润,极具玩赏价值。
如果用心盘玩一段时间后,枣红色就会变得更加细腻柔和,从内而外散发着籽料特有的油润感,让人爱不释手。
这件独籽属于比较少见的红皮包白肉,白玉部分偏少,而红皮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中还有部分白玉被红皮包裹。
从整块原籽来看,白肉一边的玉质细度较高,而红皮边缘石性明显,这就给雕刻师出了一道难题。
一般看到这样的原籽,雕刻师的第一选择都是借白玉开脸,用红皮做身形,设计成罗汉或者达摩之类的主题。
这样能很好地利用玉质与皮色,而且容易处理掉石性较大的部分。
但这件作品却另辟蹊径,不但没有借皮俏色,反而完整地保留了枣红皮与原籽形状。
通过运用浮雕工艺中的阳雕技法,在一公分不到的细腻白玉上,雕刻了两只生动可爱的小猴。
两只小猴的设计独具特色,工笔细腻讲究,画面立体丰富,有一种早年间连环画的风格。
雕工细节上同样十分精湛,无论是背景中交缠盘踞的松枝树叶,还是小猴的神色体态,都刻画得非常老道。
小猴子淘气顽皮、猴相十足,在枝叶间辗转跳跃,生动形象、灵气满满。
就在上面的小猴还在松枝间攀爬嬉闹的时候,下面的小猴早已急不可耐地探到了画面边缘,好像马上就要翻出来一探究竟。
当您来到这个角度观察的时候,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不正是半个月亮吗?
原籽的侧面就像弯弯的半月,红皮便是月亮,白肉就像微微的月晕,发出若有若无的白光。
这两只捞月的猴子,其实早就爬上了弯月,正在这月光中嬉戏玩耍、纵情跳跃,难道还有比这更巧妙的设计吗?
当很多玉雕作品还停留在单面构图上的时候,这件作品已经跳出了平铺直叙的传统手法,将平面与立体结合运用,创作出了这件别具风格的作品。
画面感的建立在雕刻细节上体现,而意境的表达则以设计为灵感,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巧思、巧工!
而正是因为融合了海派在形态上的细腻工笔,与苏工俏色写意的飘逸风格,才能创造出这样一件独特的作品。
苏工俏色不一定是皮色,也可以是玉色;海派工笔也不一定停在平面,换个角度就有了一片新的天地。
藏品估值:小五
在您眼中是形为首,还是意为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您的关注与分享!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