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懂(青山飞人)青山飞鸟,唐宋 青玉 飞龙玉雕把件,

发布时间:2023-09-04 13:10浏览次数:times

原标题:唐宋 青玉 飞龙玉雕把件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由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唯有玉佩。繁钦诗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写作“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经通义》说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历史发展

中国宋代是一个手工业和工商业空前发展兴盛的时代,国富民强,文化发达。民间用玉也较前朝为盛,大量出现各种玉佩饰,玉用器。两宋玉器承袭两宋画风,通常画面构图复杂,多层次,形神兼备,有浓厚绘画趣味,文人情趣甚浓。佩饰分为玉束带、玉佩,用具有玉辂,玉磬,礼器有玉圭、玉册等等。内廷专设有玉作,玉料由西域诸国进贡。

明清是另一个玉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时民间盛行佩戴各种玉佩饰。有钱的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挂件,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会戴个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所用玉料大多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其中特别以产于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也同样价值不菲。翡翠也是在清早期流入中国的。但由于翡翠石料一般较为细小,所以多用来做耳环等小件器。我们现今看到的大部分玉佩饰都是明清两代的产物。

图案意义

佩玉已逐渐成为首饰时尚,许多人都非常喜爱。在玉佩中,往往运用了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中国传统图案造型,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幅图案”的美术表现形式,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充分体现了玉石文化的精髓。

唐宋 青玉 飞龙玉雕把件

玉佩中的中国传统图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有吉祥如意、长寿多福类、家和兴旺类、安宁平和类、事业腾达类和辟邪消灾类等。玉佩将吉祥如意类图案完美地融合到了艺术品之上,实乃艺术界之大幸。正如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文化艺术教育传播工作委员会,始终坚持“传播艺术文化,服务社会大众”的理念。让艺术品走进民间生活,提高民众文化素养,探寻佳作意境,品味艺术人生。

藏品介绍

唐宋 青玉 飞龙玉雕把件

玉上那一条忽隐忽现的飞龙,似闻其声,如见其形,妙哉!

唐宋 青玉 飞龙玉雕把件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王安石的一篇自喻襟怀,托物达理的短赋,就将中国人自古对龙的崇拜,渲染得淋漓尽致。王安石笔下的龙,是一种变幻莫测又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神奇动物。它时而聚合,时而离散,时而潜藏,时而露现。你说不清它们能量的强弱、本领的大小,也道不尽它们既幽微又显赫的妙处。这样无法揣测的神秘感,也让龙理所当然成为了人中国人倾慕的理想生灵,神秘、威猛、不易显现、常人难见更成为其特质。

正是因为“常人难见”之特点,所以古人们赋予了龙这种自然界本就不存在的神物无数的想象,以至于创造出了兼并融合马、狗、鱼、鸟、鹿、蛇等多种动物身体特征的集合体。在古人的想象中,龙更有着腾云驾雾、上天如海、呼风唤雨之能力。因此人们向“龙”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生活,“龙”也被人们视为是生活中的精神信仰。以至于“龙”这一想象中的神物也被烙印上了“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皇权帝力的政治色彩,“真龙天子”成为天赋皇权的象征。

唐宋 青玉 飞龙玉雕把件

观此唐宋 青玉 飞龙玉雕把件,表面带沁,玉质温润坚实,光气精良。圆雕飞龙蹲卧,脸部刻画生动,张口露牙,颌下有须,四肢紧收于腹下,趾爪分明,腿部肌肉线条饱满,尾部自然上翘。玉龙在古代能祛邪避害,亦是权力的象征,古代龙的形象乃皇家地位的象征,被人们认为是神灵加以崇拜,整体工艺古拙,线条流畅,将其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玉龙的造型具有唐宋时代特征,雕琢工艺粗中有细,古朴有韵,是一件时代风格明显的收藏佳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璞玉雅藏和田玉官网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手机咨询13912794059

  • 24小时电话咨询0512-65183307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