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干货(和田玉相关知识讲解)和田玉小知识,读玉,和田玉,

发布时间:2023-09-04 12:02浏览次数:times

我们从小就躲不开“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

金庸说:“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江湖”

步入社会,我们要学会“读人、读心、读各种”,“读”到你以为你懂了一切。

做人如此,玩玉亦如此。

它诞生于美丽富饶的新疆和田,

曾有诗云: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以此形容和田玉。

【名称】和田玉【类别】透闪石(Nephrite)【光泽】不发光【硬度】6.0~6.5【密度】2.95~3.17【晶系】单斜晶系【折射率】 1.606~1.632【产状分类】 山料、山流水、 子料、戈壁料

壹 | 读玉He Tian Yu

所谓读玉就是对玉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玉方法,同样对于白玉的玉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开料师傅来说,料的硬度高,切得时间久,料对锯片有粘力,切边整齐不出毛口等等就是玉质好的表现。

对于雕刻师傅来说雕刻时雕细部线条不易起崩就是玉质好。

对于打磨师傅来说比较能磨平整,不易斑斑驳驳,同时比较容易打出光泽和油性就是玉质好。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油润以及看不到结构会说玉质好。

对于资深玩家来说玉一眼看上去的老气感,玉质感以及一种天生的高贵之气是玉质很好的表现。

究竟应该怎么去衡量玉质好坏?市面上常常看到一些新手拿到玉一上来比比白度,然后打侧光看看结构,这样能正确评价玉吗?

这样的结果就是把好的青海料和俄料当做顶级的籽料买来了,因为那些料既白又看不到结构,但那些料真比籽料好吗?

开料师傅会跟你说:不,那些料的硬度比好的籽料还是低一些。

雕刻师傅也会说:不,那些料雕特别细的线条还是要比籽料易起崩口。

打磨师傅更对你说:不,那些俄料青海料很难打磨平整光滑,比较容易斑斑驳驳,要靠比较复杂的打磨方法才能取得与籽料类似的光泽和视觉效果。

资深老玩家会对你说:不,那些料的油润度,手感,玉质感,内光都是无法和籽料比的,时间玩久了还是会变得干涩。

贰 | 什么是玉质的本质?He Tian Yu

那什么是玉质的本质?而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玉质方方面面的表现?

其实玉质的本质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细腻度,交织度,致密度,纯净度,籽玉所有的表现形式(细腻度,油性,糯性,光泽,玉质感,老气度,内光等等)都是源自于这四点,这四点是白玉品质的根本,对这四点了解透了,就可以解释上面的种种差异。

一、细腻度

很多人往往会把籽玉结构大小误认为是细腻度,其实不是这样的,细腻度就是白玉里面颗粒的大小。

籽料与山料以及俄料和青海料的差别主要就在细腻度上,籽料的颗粒一般都较各种山料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籽料会有比俄料青海料有更好油润度和手感的原因。

为什么用羊脂来描述顶级的白玉籽料就是因为羊脂极细腻,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只有细腻度很好的料盘后才会有这种感觉。

另外细腻度很好的料如果致密度也够好的话,那打磨出来的玉就会有很强的玉质感,所谓玉质感是一种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同时又蕴含着很强内光,玉质感强的玉件天生就有一种高贵之气。

二、交织度

籽料的交织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结构,它是用来衡量白玉里面的晶体相互缠绕交织的指标,交织度是玉料产生韧性的基础,总之交织越充分的玉料韧性越好。

怎样的结构(交织度)是最好的,是打侧光看不到结构吗?这是不对的,其实很多青海料就是打侧光基本看不到结构,这说明青海料交织发育不全,韧性不足,切起来比较软,同时发脆,所以一般来说青海料是三种产地中品质最差的。

俄料就比青海料好多了,至少能看到云絮结构,虽然一般结构较大,说明交织的还不够,于田料的结构(交织)有方向性,所以不同方向切于田料有的方向容易起崩口,有的方向就还好。

三、致密度

致密度是籽料晶体间隙大小的指标,致密度不等同于密度,虽然跟密度有很大关系,同时致密度也不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结构。

那怎么看致密度,如果是开料的话看致密度就是看锯片拉出的痕迹是不是油亮的,那成品怎么看致密度呢?

成品看致密度就是看光泽,光泽强烈一般致密度较高,但这又和打磨方式有关,所以你要比较几块玉的致密度,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分别把这几块玉对着布用力摩擦,光泽变强越多的就表示致密度越高,当然这只是给新手用的,对于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感觉到一块玉的致密度。

四、纯净度

纯净度是玉料的纯度,是棉,僵花,玉花,沁色,水线,纹等瑕疵多少的指标,那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就一定不是好玉呢?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其实不是这样的,纯度只是一个指标,还是需要与其他指标综合来看,同时也看瑕疵在什么位置,到什么程度,比方一个美女身上长了一颗小痣,是不是就不是美女了呢,当然不是。

那么长在脸上呢,也不一定,要看多大,是不是影响美观,说不定还是颗美人痣,更添了几分美丽,但如果脸上有几十颗上百颗黑点或痣,即使是小的,那也是麻皮,如果更是大的,那就丑陋不堪了,其实看白玉的瑕疵也是如此,要看具体程度了,这样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贰 | 玉质的各种表现He Tian Yu

根据四个白玉的要素,我们以此就可以理解玉质的各种表现

——开料时硬度高---致密度高

——开料时对锯片有粘力---交织度高

——开料时切边整齐不出毛---交织度高

——雕刻时不易起崩---交织度高

——打磨时比较容易磨得平整光滑---细腻度好

——打磨时比较容易打出光泽---致密度高

——结构细密---交织度好

——油性---细腻度和致密度好

——糯性---细腻度和交织度

——内光强---细腻度交织度和致密度

——玉质感强---细腻度,致密度都很好,交织度也比较好

——老气感---细腻度,致密度,交织度,纯度都不错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的感觉。

所以油糯性,内光,玉质感,老气感对于玉质的把握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最后两项),因为他们是几项玉质要素的综合表现,这远远要比打侧光看结构来的重要,有些差的料打侧光看还是很好的,有些很好的料子打侧光看还是能看到细密均匀的结构,当然不打光就能见到明显结构那肯定不会是上好的料。

如果学会了从内光,玉质感和老气感来把握和挑选白玉,那就一定会选到玉质好的玉料,也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假籽料的当。

所谓读玉:

有人说玉是金钱,有人说玉是玩物,有人说玉是寄托,也有人说玉是哲学,玉是生命,玉是世间万物。

的确,每一方玉石都是天地自然孕育的精灵,其中都蕴藏着无尽的意味。玩玉之人最大的乐趣便在于从玉石中读出人生,品出哲理。

文字|中维质检图|来自网络

小贴士关键词:和 田 玉

道德赋予玉文化从产生之时,就用玉赋予了道德观,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君子佩玉”等都是对玉进行人格化。

赏玉,需要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抛却利益的牵拌,任思绪完全沉浸在那方流转的玉石中。玩工识艺是一种乐趣,解读原石的自然之美同样是一种乐趣,从那浑然天成的玉石中领会造物主的神奇,品悟其中蕴涵的万种玄机。

「本期互动话题」

你喜欢“和田玉”吗?

欢迎评论区唠唠

璞玉雅藏和田玉官网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手机咨询13912794059

  • 24小时电话咨询0512-65183307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