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大学美育论文参考文献)大学美育毕业论文,我国高校美育研究四十年:回顾与展望——基于CNKI的文献分析│叶泽洲,赵伶俐,

发布时间:2023-05-31 09:58浏览次数:times

2019年第4期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我国高校美育研究四十年:

回顾与展望——

基于CNKI的文献分析

叶泽洲,赵伶俐

1.六盘水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2.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美育研究和实践从失落中走出并实现了快速发展。对CNKI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在年度数量、学科分布、期刊来源、论文类型具有鲜明的计量特点;涉及高校美育本体论、艺术美育化、非艺术美育渗透等7个主题;但仍存在基本概念模糊等要害问题。未来研究应强调高等教育和高校美育的本质内涵、建设集合式高校美育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等。

关键词

高校美育;系统性文献综述;补偿性美育

基金项目

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学生项目“高校美育课程的补偿性价值取向研究”(SWU1809414)、重庆高等教育学会2017-2018年度高教科研课题“高等学校‘补偿性’美育课程建设研究”(CQGJ17053B)的研究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前所未有的美感召唤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以27个“美”勾勒了人民生活之美、人格品行之美、生态环境之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美,并再次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之一。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国办7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同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彰显了高校美育在教育领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以“高校”“大学”“审美教育”和“美育”4个关键词交叉组合,对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知网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并筛选出较高质量论文497篇加以分析,以期明晰我国高校美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反思已有研究不足,展望未来研究趋势,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美育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高校美育研究

数量的计量特征

描述性分析是基于选定论文相关信息的统计,了解21世纪以来论文在年度数量、学科分布、期刊来源和论文类型等方面的计量特征。

(一)论文的年度数量

笔者发现早在1984年就出现第一篇研究高校美育的论文,但经过筛选后以1986年《试谈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第一篇,绘制折线图如图1。从折线图可以看出,1986年至1998年是低水平的平稳增长时期,说明这一阶段中国高校美育研究正处于初期,学术界开始关注高校美育研究;1999年至2003年,论文数量增速达4.3倍,属于高速增长时期,这可能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有关。2004年至2016年发文数量渐趋平稳,高校美育研究论文增长放缓并周期性起伏,表明高校美育研究进入相对成熟期或发展瓶颈期。总体而言,研究发现高校美育论文仅占美育论文6.4%,这表明高校美育研究尚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状态,未来有望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图1 高校美育研究论文数量时间序列

(二)论文的学科分布

对所选期刊刊载论文的所属学科进行统计,其分布结果如表1。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所在的教育学科大类为主要学科来源,约占67.3%。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所在的艺术学科大类约占16.5%。中国语言文学、美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学科均有分布。这说明高校美育研究与教育学、艺术学密切相关,同时渗透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等理工科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中产生美育的主要原因是该领域学者积极探索图书馆作为高校职能部门的美育功能。另外,通过对所选17篇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各有6篇,音乐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有2篇,文艺理论1篇,且均为硕士论文。

表1 我国高校美育研究论文的学科分布

(三)论文的期刊来源

布拉德福定律指出,对于某一领域的论文,将其按照每种期刊所载篇数从多到少进行排序,可以把期刊分三个区域,其比例为1:n:n2。依据这一定律,我国高校美育研究论文所选论文分布在321种期刊中(不包括17篇学位论文),统计如表2所示。因此,第一区中心区为载文12篇的期刊,共1种;第二区相关区为发表4-10篇的期刊,共17种;第三区非相关区为发表1-3篇的期刊,共303种。经统计,核心刊物数量有135篇(占28.4%),其中中心区为核心期刊《中国成人教育》,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等重点期刊及美育学专刊《美育学刊》均载文超过5篇,分布在相关区,说明这些文章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也表明我国高校美育研究正在得到重视。另外,还发现诸多非教育学、艺术学的期刊也有载文,比如《青年记者》《小说评论》等核心期刊,说明高校美育不仅是教育学和艺术学的关注点,也是跨学科、跨专业共同关注的话题,这将有利于高校美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美育理论研究和发表阵地极其有限,凸显出高校美育在教育全程中和教育研究中的严峻性。

表2 我国高校美育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

(四)论文的类型分布

论文类型的研究有助于梳理高校美育研究的方法现状。学者许德音等人主张将论文分为规范型、文献型、概念型、实证型和定性型。按照具体定义对所选论文进行统计,结果如图2。

规范型论文的数量最多(约占87%),主要有三类:部分学者对重视高校美育的号召,阐述高校美育的重要功能或意义,阐发高校美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论述美育实践框架的建构,包括课程、教学等。描述型论文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美育的现状考察,概念型论文是对高校美育、美育课程进行定义,定量型论文主要侧重于高校美育心理及生理科学的实证研究,定性型论文是对当前高校美育研究论文的总结,但是比较早且缺少系统的量化分析。总体看来,大量学者正在号召社会各界对高校美育的重视,但是在理论研究(特别是美育及高校美育概念澄清)上仍处于经验性总结阶段。

图2 高校美育研究论文的类型分布

2

我国高校美育研究

主题的共词分析

聚类分析是通过提取关键词形成关键词共词矩阵,借助分析软件形成树状图,从中探索高校美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一是对所选论文关键词进行提取,整体把握高校美育研究主题;二是对各个主题的论文进行有关分析,把握各个主题研究热点。

首先,将所有论文引用文件导入Bicomb 2.0。为方便提取关键词,将“大学”“高校”等同义词进行统一,将“音乐教学”“美术教学”等艺术学科教学统称为“艺术专业教学”,将“语文教学”“英语教学”“体育教学”等非艺术专业教学统称为“非艺术专业教学”,将“功能”“作用”改为“功能与作用”等,共提取关键词632个,共出现1438次。但是高频关键词少(按照学者孙清兰高低频关键词分界研究,高频词出现频次应大于25),本文为进行研究采用频次超过10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表3。

表3 我国高校美育研究词频分布

将关键词生成共词矩阵,导入SPSS 22.0构造相关矩阵并转换为相异矩阵,使用SPSS制作聚类分析树状图,可将关键词分为8个领域,如图3。经过对论文研读,将领域三与领域七合并构成本体论研究,领域八可进一步归纳为高校美育体系建构与经验总结研究。因此,聚类分析结果将所有论文分为高校美育本体论研究、高校美育课程与教学研究、高校艺术专业教育美育化研究、高校非艺术专业美育渗透研究、高校美育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美育场域研究、高校美育体系建构与经验总结研究共7个主题。

图3 高校美育研究的主题聚类

根据如上7个主题将论文进行分类。表4列举了各个主题的论文关键词,对各个主题的论文内容进行共词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第一,高校美育本体论研究侧重于理论阐述高校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高校美育在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高校美育是一种和谐教育。第二,高校美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侧重于美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讨;强调高校美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呼吁艺术教育要贯彻美育精神。第三,高校艺术专业教学美育化则以音乐、舞蹈和美术三种艺术形式为主;强调美育在开展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第四,非艺术专业教学美育渗透研究主要以语文、英语、体育和物理4个专业为主;主要强调美育渗透非艺术专业教学的途径;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五,高校美育与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美育与德育的关系问题,注重美育之于德育实施的作用;强调高校美育培养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作用。第六,高校美育的场域主要以校园文化环境为主,如图书馆;强调这些场域或场地的美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第七,高校美育体系建构及经验总结主要研究美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表4 我国高校美育各主题关键词提取

3

我国高校美育研究

主要成果

高校美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倘若一所大学缺乏美育,那么其教育就不是一种理想的大学教育,而且背离了党和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总体看来,所选论文已大致设计了高校美育学科建设的框架,基本划出了高校美育这一知识体系的边界,其中包括高校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体系以及高校美育科学化发展等内容。

(一)我国高校美育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

1.高校美育的观念

高校美育的观念是认识和实施美育的理念指导。高校美育要消除“以艺术教育代替美育”“以美学教育代替美育”等错误观念。学者指出,首先要加强美育意识,给美育以更高的地位,不能因为“美育作为‘综合中介’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把美育视为从属于德智体各育,把美育工具化和边缘化”。其次,要树立大美育观,即主张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还美育之真实面目。在对高校美育进行顶层设计时,要将美育渗透在高校全部学习和生活育人全过程中。第三,要树立美育的国家意识、全民意识和终身意识。国家意识直接关系到高校美育立法问题,只有充分确定国家意识,才能在现行的教育体系内制定大纲及其实施办法;全民意识强调美育不仅要渗透到所有学科教学,还要渗透到学校行政管理、后勤等各部门的工作中,也应是全社会都积极参与和密切关注的事业;终身意识强调美育关乎人的生存发展,应该在大学生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将其内化为自觉意识和内在欲求。

2.高校美育的内涵与功能

高校美育是高等教育与美育的交叉概念。研究者定义“何为美育”大多采用“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的字眼,具体涉及何种审美能力或创造何种美时,极容易陷入以美学教育代替美育或以艺术教育代美育等错误观点中。这种对美育概念的认识难以在教育实践中操作,对高校美育的界定难上加难。所选文献中对高校美育功能的研究甚多,但是大多数研究论文对高校美育的界定进行某方面的特征的描述性规定,采用“美育是一种能……的教育活动”作为定义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德育教化说。有学者认为高校美育应当兼具德育的功能,将美育定义为德育艺术化的智性实践,即“美育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化’的德育,在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完善人格,培养大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更应该理解为一种内在而又超越的德性化教育”,“美育在本性上就是德育”。这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伦理基础,高校德育和美育在一定程度上能超越具象实践,进入抽象领域;而德育与美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都是以人的精神世界为直接对象,以求善为最高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且高校德育和美育在实践中具有可转换性,因为实践活动中道德律令的遵守与否与美丑的情感体验是一致的。但是,这种观点显然将美育归属于德育,是美育从属说的代表。

第二,情感教育说。学者指出,情感是美育的核心(具有完满的人格)。这种情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社会情感”和“宇宙情感”。前者是指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人生与历史之间所存在的情感形式,它更多地被凝结为人生体验;而后者则指人与天地万物、人的个体生命与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之间所存在的情感模式,它往往被凝结为宇宙情怀。实际上这两者构成了个体从其社会经验和科学经验抽象出来的思维世界。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情感包括三个内容,即指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他们又构成了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操,所以高校美育又是情操教育。因此高校美育就是施教者依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美的形象的手段,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愉悦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完美人格为目标的“情感教育”。这种观点强调了美育的地位,是美育独立说的代表。

3.高校美育的目标

这些功能意味着高校美育能够产生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即高校美育目标,也是我国教育目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而美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美育的目标应该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和标准,主要有四个层次:(1)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这是美育的主要目标,也唯有美育才能达成,对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2)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这其中不仅包括大学生道德修养,还包括其他“人文素质、德智体美(真、善、体、美)全面素质,乃至专业(包括艺术专业)和职业审美素质的发展”;(3)培养创新型人才,即具有积极的开拓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感的新型优秀人才,是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级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促进知识进步和创新;(4)塑造完美人格,即和谐人格。高校美育指向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是指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既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要求的和谐统一人格”,也是高校美育的最终目标。

(二)我国高校美育构成要素及实践建构研究

高校美育包括高校美育课程、高校美育教学、高校美育教材以及高校美育评价四大要素,在实践中均按此进行。

1.高校美育课程

课程是实现高校美育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跑道。高校美育课程的实践经验主要有:(1)课程开发上,强调美学、艺术学以及专业课程的组合。其一,金字塔课程模式,塔尖是美育理论课程,主要为美学或美育学原理的基本知识;中层是艺术鉴赏课程,包括音乐、美术、影视、戏剧等;塔基是美育实践课程,主要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如学生的艺术展演、观摩,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团艺术活动等,这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环节。其二,五圈课程模式,以跨界审美为基础的综合美育课为中心,以“艺术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审美化课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审美化”协调构成。(2)课程组织上,一方面是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起来,以必修课为第一层次,即设置一定的主干基础课;选修课为第二层次,是作为学生自由选择的通识素质课;另一方面,不仅要设置专门的美育必修或选修课程,还要开设与专业教育密切相关的选修课,形成“美育+各专业知识审美教育”的课程结构。无论何种组织形式,高校美育的课程建设都要以美育目标为基点,明晰艺术美育课程、美学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美育化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建设完善清晰的课程体系。

2.高校美育教学

教学是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主要过程。首先,从教学方法和途径的角度看,高校美育教学需要关注现代大学生审美特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审美教学实践活动。其次,从具体学科来看,主要是艺术课程的审美化教学、非艺术课程的美育渗透教学。美育作为一种教学意识渗透到各个学科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是在美学理论指导下从各个学科专业中寻找美的元素,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基础上的审美活动,“是学科规范意义中具体实践的美育”。第三,高校美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要求,早在新世纪前夕学者就提出“加强各类美育教材的编写和加快高师美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以推动高师美育教学的改革并提高其教学质量”。高校美育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教师的培训,教师的基本审美能力与对专业的审美认识决定了其实施审美教学及美育的水平。

3.高校美育教材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阐述形成的文本资料,但是构建美育教材体系必须要配套美育课程体系并使之立体化,包括文字主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学生学习指导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已有的高校美育教材有三种形式:“美育教程”主要讲美学原理和审美领域,包括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但仍然是美学原理的课程内容;“艺术鉴赏”则以艺术品鉴为主,如北大彭吉象教授组织编写的《大学生审美与人文修养丛书》,包括《艺术鉴赏》《影视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8本教材,就是以感性审美体验、欣赏来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跨界审美”则强调遵循美的基本规律并一以贯之,从不同领域“领悟美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并用以指导大学生和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写意’实践”,现已出版教材及录制视频课程《审美·跨界》。

4.高校美育评价

目前,我国高校评价指标中难以找到单列出的美育评价指标,也没有专门的评价制度,更缺少量化的审美素质要求。因此,首要解决“评什么”和“怎么评”的问题。有学者提出高校美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思想认识评价、条件建设评价、活动组织评价以及活动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评价方法则强调以定性评价为基础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与访谈相结合、以自评为基础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三种类型。也有学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第二十一条“鼓励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对美育质量进行监测”,修订并提出美育质量测评公式和“五位一体”大数据测评方案来随时测评高校美育质量。但是,高校美育测评的标准及其执行仍有待研究。

(三)高校美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取向——美育实证与美育心理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育学家刘兆吉率先开创我国美育心理学。此后,美育生理与心理实验研究、逻辑思维研究逐步开展并成为论证高校美育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主要有三种研究范式:第一,审美认知的研究,是将审美与心理学结合,强调美感产生的心理学基础。比如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性水平影响的大学实验提出审美概念理解的合理性是审美感性各影响因素的显著因子。另一方面,从心理学实验中学者又深入探索审美与生理学的关系,发现审美教育应用与生理神经基础,有利于学生神经系统的发展,“促进学生感性理性、审美素质及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第二,以高校艺术课程教学为基础的生理与心理实验研究,比如运用脑成像技术研究音乐欣赏对大学生情感体验、神经机制与生理反应影响的实验,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等。第三,审美逻辑研究。审美逻辑是基于审美认知提出来的一种开放的、复合的多值逻辑,审美逻辑为高校美育的实施提供了逻辑基础,成为当前实施高校美育的基本思维,即培养大学生艺术鉴赏的能力,而非对错二分。

4

问题及其发展路径

总体来看,高校美育研究文献基本表现为以下问题:文献数量相对较少、期刊分布较为分散、规范性研究过多等问题。具体来看,已有研究在高校美育本质澄清、知识跨界整合教学和高校美育补偿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高校美育的本质尚未澄清。学者们强调高校美育具有重要地位并在探究其如何实施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解释什么是高校美育。高校美育显然是不同于中小学阶段、成人阶段的美育,高等教育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育方式等方面与其他教育阶段有着重要区别。因此,高校美育研究必须完成符合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美育概念的论证,才有可能真正把握高校美育的功能和价值,提高高校美育研究的可信度,从而在根本上提高高校美育实施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必然具有这两个特征:传授高深知识的逻辑起点和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目标。因此,高校美育本质的梳理、概念的界定均不能脱离这两个特征,也将有利于解释其功能、从德育工具论的桎梏中解脱。

其次,高校美育的课程与教学面临困境。一方面,艺术教育代替美育仍大行其道。艺术是美的重要表达方式,但是高校美育绝非仅仅是艺术教育能取代的。另一方面,美育渗透是高校美育实施的重要路径,且美育研究多以这些学科专业为基础,美育事业被化整为零,始终作为实施智育、德育的辅助手段、教学方式或倾向。因此,高校美育要完成由“美育渗透”向“美育整合”的局面,将自然、艺术、生活乃至于专业等不同领域的审美对象转换为审美意象,以美与审美的基本规律、跨界的思维将之串联成以美为核心的审美课程,推动美育的课程化,建设一批专属美育的跨界审美教材、专为美育服务的跨界审美课程、培养一批具有跨界思维和审美素养的美育教师,而非限于艺术进课堂的过场形式。

第三,高校美育应具有补偿性。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决定的。当前,大量大学生缺失艺术教育,缺少基本的艺术常识和艺术素养,遑论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培养。纵观高校美育在艺术教育、非艺术专业教学中的渗透,皆是以艺术为根本,艺术鉴赏代替了全部高校美育课程,许多“名曰美育教材,其实与艺术专门教育的教材没有多少差别”,是狭隘的美育。因此,高等教育阶段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下,美育实施就必须强调逻辑起点上高深知识导向与实践活动导向的一致性,高校美育研究和实施应该具有补偿性的意义。

第四,高校美育的研究范式亟待改进。当“美”被写入社会主义强国要求时,高级人才的培养、高深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更应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高校美育的研究也应该根据当前研究所反映的诸多问题,以事实为依据,将理论推演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建立逻辑严密完整、证据科学充足的研究范式。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亟需改进,突破主观判断为主的单一过程,积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比较研究甚至行动研究等方法充实高校美育研究,增强高校美育理论研究、实践操作的科学性、可行性,推动社会各界重视美育。

秉承以美育人理念,发扬艺术精神,倡导人文关怀

投稿邮箱:myxkzz@163.com

推送排版时可能存在部分删减,请以原刊论文为准

长按二维码或输入微信号"myxkzz"关注我们

璞玉雅藏和田玉官网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手机咨询13912794059

  • 24小时电话咨询0512-65183307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