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会(编辑学就业前景)编辑专业属于什么学院,编辑学·编辑工作 |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30 11:44浏览次数:times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周畅,刘勇.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影响因素研究[J]出版科学,2022,30(1):32-41

点击查看文章思维导图

以 下 进 入 全 文 阅 读

摘  要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396条“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委点评进行编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认为,“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受到创作者需求设计、读者需求设计、书籍需求设计三重因素的影响,书籍装帧设计审美的认知是由读者、书籍和创作者共同完成的。在书籍设计实践中,设计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书籍的角度,考虑市场的需求做好书籍的装帧设计。

[关键词] 扎根理论 中国最美的书 装帧设计

“最美的书”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年度评选活动。自2003年举办以来,共评选“中国最美的书”396种,其中21种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中国最美的书”已成为中国文化界的知名品牌,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反映了当今中国书籍设计的整体面貌和水平。“中国最美的书”的装帧设计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继承与创新的相互碰撞下,体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和美感意境。如何理解这种相互碰撞下体现的理念和风格?多样化的设计理念和美感意境是如何体现的?影响书籍装帧设计发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对396条 “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委点评进行分析,探究“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的影响因素及其背后的逻辑关系。1 文献综述书籍装帧设计指书籍设计者以情感与想象来创作和表达,把握、反映书籍内容的特殊方式,是包含了书籍所需的材料与工艺的总和。目前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研究主要从四个角度展开。一是实践的角度。尹芳平认为装帧设计要体现特色和整体观念、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版式设计中的文字、图表要安排得当,通过选择适宜的工艺制作方法,来确保书籍装帧质量。陈欢针对文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作用,从视觉语言的本质入手,阐述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字识别及其审美性。孙海婴针对书籍装帧技术与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提出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要坚持整体理念、成本理念和环保理念,并分析各种技术和材料的个性特点和应用方法。二是文化历史角度。关颖楠认为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合理融入传统元素,可以使书籍装帧设计更具有审美品位,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胡旸、倪欣总结书籍装帧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并分析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现存问题。李筱茜从文化意义上讨论图书装帧设计的美学效应。三是经济角度。如吴俊卿从经济意义上讨论书籍装帧设计在市场环境下的作用。四是跨学科研究。如史雯华、安雪君从具身认知理论、符号学及视觉心理等不同学科视角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研究。关于“中国最美的书”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设计工艺及构成元素的研究,如李天白分析了文字编排设计对“人—书”交互产生的影响,杨新忠对“中国最美的书”的设计与工艺的探析,王筱丹关于线装、留白技巧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的讨论等。第二类是总结趋势类研究,如对“中国最美的书”的印刷工艺及其趋势、设计发展趋势、创作趋势与审美动向等的研究。现有研究对书籍装帧设计和“中国最美的书”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明显存在理论不足的问题。书籍装帧设计研究大多立足于“实践性”这一特征,对“怎么做”进行了细致探究,而对“为什么”鲜有分析。对“中国最美的书”的研究则更多地立足于分析其体现的设计、审美趋势上。因此,本文试图借助扎根理论,对“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委点评进行质化分析,以探究“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的影响因素。2 “中国最美的书”相关数据梳理截至2021年1月,参评“中国最美的书”的图书总计8647种,获评“中国最美的书”的有396种。下面对相关数据进行简要的可视化呈现。2.1 参评数量与获奖率的年份分布“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自2003年举办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和平稳发展期两个阶段(见图1)。2003—2012年是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参与“中国最美的书”评选的图书数量快速增加,由2003年的173本增长至2012年的583本,2011年参评书籍数量最高,达到593本。而这一时期的获奖率却呈现下降趋势,由2004年最高的10.1% 下 降至2012年的3.4%。2013—2020年是平稳发展期,这一时期,参评数量稳定在300—380本之间,获奖率呈现曲折上升的趋势,由2012年的 3.4% 上升至2020年的 7.8%。2.2 “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图书的类别分布从类别分布来看,获奖最多的是艺术与摄影类书籍,总计185种,占比达到46.7%,其后是文学类,总计104种,占比35.3%(见图2)。究其原因,这两类图书属于大众出版物,立足于人们的生活与娱乐,具有主题分散、即兴、个人化、内容普适、非专一性和离散性等特点,因此,这类图书创作发挥的空间较大,能够融入的情感更多。同时,艺术和文学类书籍阅读门槛低,包含较为丰富的图像表达元素,也更适宜体现设计感。

2.3 “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图书的装帧设计者分布从装帧设计者分布来看,获得“中国最美的书”10 种以上的个人或团队有6个(见图3)。由他们设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的种类总计100种,占比达到25%。这说明装帧设计师在该领域有着专业的设计能力和被认可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书籍设计多元审美的发展。2.4 “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图书的出版单位分布获得“中国最美的书”10种以上的出版社有7家(见图4),获奖种类总计96种,占比达到24%。这显示了获奖出版社较为集中且逐渐形成优势积累的趋势。3 研究方法与编码过程3.1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扎根理论是由格拉泽和施特劳斯提出的一种从资料中建立理论的特殊方法论。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把数据和分析都看作是来自与研究对象共享的经验和关系,再通过初始编码、轴心编码和理论编码将数据范畴化,并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对资料和理论进行比较、归纳、分类,最终建立理论模型。3.2 编码过程为了更好地向读者和社会传达“中国最美的书”美之何在,专家评委对每年每种获奖图书进行了点评。笔者使用爬虫工具在“最美的书”网页上抓取了2003年至今的396条获奖图书评委点评信息并完成了编码。3.2.1 初始编码与聚焦编码对396条评委点评信息按其本身呈现的状态进行逐字逐句编码、标签,然后聚焦筛选,将最重要和出现最频繁的初始代码提炼为42个代码,并进一步将其范畴化,生成13个初始范畴,如表1所示(受篇幅所限,初始编码只示例性地选取少量原始语句)。

3.2.2 轴心编码

在对42个范畴深入解读形成的13个初始范畴基础上,通过挖掘各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研究最终归纳出创作者需求设计、读者需求设计和书籍需求设计3个主范畴,并对其具体内涵进行阐释,为理论建构做准备。主范畴、对应的初始范畴及其内涵如表2所示。

3.2.3 理论编码

通过对轴心编码得出的三个主范畴进行进一步分析、比较、归纳,并回溯到研究主题,最终探索出能够统领整个框架的核心范畴——“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影响因素模型。然后,通过探索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形成描绘整个结构的“故事线”,将所有范畴系统性联结,构建主范畴典型关系结构(见表3)。3.2.4 饱和度监测在对396条评委点评进行反复分析,发现已不能产生新的编码和揭示核心类属的新属性时,我们认为类属已饱和,停止对评委点评数据的分析和查找。4 模型建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编码结果表明,书籍装帧设计受到创作者需求设计、读者需求设计、书籍需求设计三类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影响因素模型(见图5)。接下来,本文围绕图5所展示的维度和路径关系,对“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阐释。

4.1 创作者需求设计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书籍装帧设计是创作者自我认知和表达的一种极具能动意识的创造性活动,其灵感来源于设计师的认识经验和情感表达,体现了设计师特定的生活观念和精神诉求。创作者需求直接影响书籍装帧设计效果的展现。4.1.1 继承需求设计继承需求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中国传统书籍形态的继承,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中国传统书籍形态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线装、书函、书衣、书夹等的运用上,代表性语句有:“包括书衣、书夹等都可以展开的中国传统装帧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其内涵和范围广泛,比如采用书法字体、中国水墨构图方式,整体设计呈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意境等。代表性语句有:“书名云会二字以传统书法表现”。4.1.2 创新需求设计创新需求是创作者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和审美走向,进行有创新性的书籍设计。为印证这种创新需求是真实存在的,笔者对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种类最多的设计师朱赢椿的评委点评进行了具体分析。分析发现,朱赢椿的书籍装帧设计存在“变” 与“不变”两方面。“不变”指的是他尤其注重留白以及从中国古代装帧设计中获取灵感。 如“书中大量的空白”“装订上采用中国古书的折法”。这种不变还体现在其装帧设计强调一种情感呈现,如“全书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变”指的是他在不变的基础上又能结合具体的环境和语境,对书籍装帧设计有所创新。如材质上的创新:“以粗糙而富有质感的廉价包装纸做书;形式上的创新:“全书在继承传统古籍装订方式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4.1.3 审美需求设计创作者审美需求在装帧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形态美的塑造和精神美的传递上。形态美有多种体现,如函套的设计、印刷工艺的选择等。代表性语句有:“打开函盖,中部镂空露出底下雕刻木板”“这是一本版面素雅、印刷精良的设计作品”。书籍装帧设计是创作者精神世界和生活哲学的一种体现,在形态美塑造的基础上,创作者更追求一种精神美。代表性语句有:“营造出本书雍容大度、平易近人的气质”。4.1.4 传播需求设计书籍的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都要求书籍装帧设计要具备促进传播的功能。从商品属性的角度看,书籍要实现更广范围的流通,就要求用较低的成本完成装帧设计。代表性语句有:“评委赞赏设计师对这种低成本图书设计的尝试”。从文化属性的角度看,书籍装帧设计要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从而实现书籍装帧设计功用从美化装饰到促进文化传播的拓展。代表性语句有:“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4.2 读者需求设计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读者既是书籍的使用者、阅读者,从市场角度看,也是书籍的购买者、消费者。尽管书籍装帧设计带有明显的创作者主观痕迹,但读者需求也反作用于书籍装帧设计。4.2.1 交互需求设计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也是读者与书籍交流的过程。读者的交互需求包括视觉交互、触觉交互等,引导着设计师通过材料的运用、设计语言的搭配以及书籍造型的创新来实现人与书籍的交互。生理上的交互在书籍内容的配合下,最终引起读者共鸣,产生情感上的交互。代表性语句有:“封面用纸富有肌理质感”“让读者感受到‘三峡变迁’的悲壮与激情”。4.2.2 功能需求设计功能需求首先要求书籍装帧设计能够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书籍内容,能够传递给读者有价值的信息。代表性语句有:“通过视觉信息的传递促进了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吸纳”。其次,对内容的理解和阅读价值的收获离不开良好的阅读体验和书籍带来的阅读趣味,好的书籍装帧设计能够通过对二者的把握让读者对一本书爱不释手。代表性语句有: “正文用材讲究,物性手感俱佳,丰富了阅读体验”。最后,功能需求还表现在扩展书籍装帧设计带给读者的实用性。代表性语句有:“此书兼具日历与记事本的功能”。4.2.3 情感需求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要在贴合内容主题表达的基础上,考虑给读者带来的心理情感反应。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语言的运用要能激发读者情感共鸣,引发读者联想,从而加深对书籍内容的感悟。代表性语句有:“设计散发出强烈的个人风格,给予读者视觉、触觉和听觉的美妙感受”“文中有图扑朔迷离的两个阅读语境,诱发想象”。4.3 书籍需求设计对装帧设计的影响书籍需求设计指的是从“书本位”的角度来理解其对装帧设计的影响,即从构成一本书所需的部件和组成部分来对其进行讨论。4.3.1 形态需求设计形态需求设计主要指确定开本大小及结构部件的运用,选择适宜的装订方式以及确定书籍形态。形态需求设计主要是谋划书籍整体外观的呈现。代表性语句有:“加以精心选择的开本,充分体现了此书的精致与实用”“函盒装、采用中国传统线装书的方式来表现”。4.3.2 工艺需求设计工艺需求包括工艺材料和工艺手段两个方面。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式材料被用于装帧设计中,为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别样的感官体验。在多样的工艺技术加持下,书籍设计呈现出多样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性。代表性语句有:“封面用柔软的PVC 材料丝网印刷白字、又以黑白弹性丝带围相缠”“印刷工艺诸如全银、色彩、凹凸以及折页的变化”。4.3.3 文字需求设计书籍作为承载知识和传播文化的媒介,文字既构成了内容也成为一种表达方式正文、书眉等在内的文字符号的大小、位置、颜色的选择,都会对读者的阅读体验产生影响。代表性语句有:“正文选用了较大的字体,使阅读更为舒适”“内文的标题与书眉为不对称式,富有现代感”。4.3.4 图像需求设计图像,广义泛指物质世界的视觉存在方式。书籍装帧设计中图像需求设计包括图案设计、图片设计、图形设计等。图像作为书籍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帧设计中的作用体现在向读者传递信息、引起读者情感和内心活动变化起伏以及陶冶性情三个方面。代表性语句有:“封面图形如卦象般神秘且现代,传统的内容在设计师的激活下,平静且高级”。4.3.5 颜色需求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颜色需求主要包括色调和色彩两个方面。色彩设计是书籍新颖、可靠、内容丰富的视觉感受的传达。书籍装帧设计中体现的色彩感知、色彩象征与色彩情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代表性语句有:“纸的色彩以紫罗兰色为主色调,视觉舒服”“颜色采用黑色调,肃穆低沉”。4.3.6 整体需求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中整体需求设计要求我们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理解整体需求设计对书籍装帧设计产生的影响。系统论由美籍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提出,其核心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要求我们“只有把整体与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认识系统”。通过整体设计展现的整体基调、整体气质、整体视觉,书籍能够触发人的心理感知,引发读者心理联想。代表性语句有:“为该书注入赏心悦目的书籍美感和诗意”“整体设计节奏平静而有韵律,在平静的背后,细腻地展示了湘西独特的历史性、美学性和社会性”。5 结 语本文以“中国最美的书”为切入点,通过对十九年来“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委点评进行扎根分析,自下而上地构建了“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研究发现,“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受到创作者需求设计、读者需求设计、书籍需求设计三重因素的影响。该影响因素模型亦可为当下书籍装帧设计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发,这种启示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从读者角度看,读者对书籍设计存在功能满足、交互体验、情感共鸣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市场环境下,书籍设计者应立足于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创新书籍的使用功能,通过恰当的设计实现“人—书”交互体验。如2016年获奖作品《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作为一本介绍梁思成研究《营造法式》的书,该书兼具日历与记事本的功能,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拥有记录随想的参与感。该书日历与记事部分的网格、横线采用棕色印刷,营造了一种历史氛围,实现了读者对书、对人的情感共鸣。从“书本位”的角度看,书籍作为人类文化继承与传播的载体之一,承载着反映特定时代经济发展、文化质性、技术演进的功能。书籍设计者应在继承中国传统书籍设计形态和文化、借鉴西方优秀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情境、大众审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和创新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实验和应用,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的运用,使书籍呈现新视野和生命力。对设计者来说,影响因素模型表明对书籍装帧设计审美的认知是由读者、书籍和创作者共同完成的。因此,在书籍设计实践中,设计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书籍的角度,考虑市场的需求来做好书籍的装帧设计。同时,一本为人赞赏和认可的书籍设计作品并非凭空而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审美的变迁、中西设计理念乃至艺术风格的流变等,都对设计者的时代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对多元多变的时代环境,如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设计理念来更好地进行书籍装帧设计,对书籍设计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注  释

[1] 尹芳平 . 当前书籍装帧设计应注意改进的几个问题 [J]. 大学出版,1997(4):27-28

[2] 陈欢 . 书籍装帧设计中文字识别及其审美性 [J]. 中国出版,2017(13):33-36[3] 孙海婴 . 新技术与新材料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J]. 包装工程,2009,30(2):190-191+203[4] 关颖楠 . 浅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 [J]. 艺术科技,2019,32(6):193[5] 胡旸,倪欣 .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C]// 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外设计研究院、中国创意同盟网 . 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18—2019 论文集 . 成都 :成都蓉城美术馆,2020 :115-116[6] 李筱茜 . 试论图书装帧的整体美学效应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26-127[7] 吴俊卿 . 论市场竞争中的书籍装帧设计 [J]. 设计艺术研究,2011(4):63-66[8] 史雯华 . 具身认知理论在当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J]. 中国出版,2019(24):30-35[9] 安雪君 . 视觉心理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J]. 艺术品鉴,2016(4):42-43[10] 李天白 . 从“最美的书”到“最适宜阅读的书”:书籍设计与眼动研究 [J]. 装饰,2009(1):82-83[11] 杨新忠 .“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外形创新设计与工艺特色探析 [J]. 出版科学,2020,28(3):47-51[12] 王筱丹 . 线装书的新形式与功能探析 :以“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为例 [J]. 艺术科技,2018,31(7):23+25[13] 张洪梅 .“最美的书”中印刷工艺的实践与创新刍议 [J]. 艺海,2017(1):76-77[14] 赵颖,王婷婷 . 从视觉经验到数据分析 :2012—2016 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图书设计风格流变 [J]. 中国出版,2017(19):32-34[15] 黄巧莉,陈志磊 . 封面设计的创作趋势与审美动向研究 :以 2018 年“中国最美的书”为例 [J]. 出版科学,2019,27(6):44-47[16] 史亚丽 . 从“最美的书”看书籍设计审美倾向 [J]. 中国出版,2020(9):39-42[17][美] 科宾,[美] 施特劳斯著 ;朱光明译 . 质性研究的基础 :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 [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1 END作者简介

周畅,管理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勇,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2020级硕士生。

原文载于《出版科学》2022年第1期欢迎个人转载,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引用说明:本文注释请在本刊官网或中国知网查阅原文获取

Publishing Journal 出版科学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出版科学

编辑部地址: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在线投稿:www.cbkx.com

电话:(027)68753799 68754437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5853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618/G2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2022年3月25日

头图来自|百度图片

制版编辑|苏珊

璞玉雅藏和田玉官网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手机咨询13912794059

  • 24小时电话咨询0512-65183307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