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为什么西方绘画写实)为什么西方绘画开放,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看不懂西方艺术,却还能在博物馆里观赏很久?,

发布时间:2023-05-26 11:22浏览次数:times

网友一: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装逼的能力,但是每个人却都有装逼的权力。能力达不到,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一旦有装逼的机会,还是有样学样,平日里吃大蒜,装逼的时候可能就得弄杯咖啡喝喝;平日里穿长衫,装逼的时候弄套西装革履也不在话下!

就西方艺术来说重点不在看懂看不懂,主要在于能不能蹭上这么个装逼的机会,在博物馆津津有味的呆很久,并不一定是在欣赏,就艺术品来说,好与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笔糊涂账。

“好与坏”的评判更多的是一种“观点”,把握这种“观点”话语权的往往是各方面的专家,专家老说自己挣得少,铜臭味不足,但在艺术品行业里,“专家评判”的确会变成一“字”千金的标准。

但是,做为普通人来讲,没有装逼的机会并不意味着别人没有装逼的一颗“红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机会站在博物馆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上场所,还是要多站会,懂不懂得没关系,稳的起场面不丢份才是第一,就好比很多五线明星都不一定收到邀请,照样在各大电影节抛头露面,还哆哆嗦嗦的各种“摔”,无非就是需要在这种能够提升逼格场所沾沾仙气,增加些谈资和话题。

因此在博物馆看西方艺术,看不看的懂不是重点,重点是看的行为本身!

网友二:

首先想反问一句:在你看来,什么才是看得懂?

当然,如果你以为能够在看到一幅作品的时候,就明白它的来历,它的作者的来历,它其中要表达的意义,它的价值所在,并能引经据典上下佐证它所处的时代,以及诞生这样一幅作品的背景……那么当然,确实会很多人看不懂。

甚至于我敢说,博物馆之众,展品之众,当甚少有人能达到上面这种“看懂”之说。

但我并不认为上面这种才能称之为“看懂”。

艺术的存在有艺术的价值,我们对于艺术的欣赏,也有我们自己的得到和收获。并非要对一件作品了如指掌才可以谈论所谓的“懂”,我认为,当我能够在一幅作品之中,感受到艺术家落笔时的心思,哪怕是千分之一;感受到线条和画面走向的美感,哪怕是千分之一,就已经是收获。

对于艺术,我并不求看懂,只求有所得到。

毕竟,在我的生活之中,必然是许多得到才能够创造一个更好的,也更具备高级审美的我自己的。

网友三:

我觉得,这种看法是一种小众专家的狭隘看法。艺术是给大家欣赏的,这与懂不懂没有关系的。

比如,听交响乐的都懂?读莫言小说的都懂?收藏齐白石画的都懂?

欣赏艺术懂了固然好。不懂看看,看多了也会懂的。

西方油画,不要说画画的,就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也不好完全懂。

因为要达到懂的程度。基本应该是一个专家。尤其是西方美术作品,还有很多西方的历史、文化、宗教等等内容。

所以,还是不要动不动就要懂。不懂只要喜欢,多看看,理解一下这方面的艺术,也可以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

我觉得,能够到博物馆去看看。这就是好事。

话又说回来。如果看中国画就一定懂吗?去年故宫博物院展出了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观众非常踊跃,据说排队看呢!你说这么多人,都是懂画才去看?不一定吧?

当然,西方艺术文化与中国很不同。大家想一睹西方艺术庐山真面目,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网友四:

我活了大半辈子了,看到这个问题,深感羞涩。因为我自己家里亲人都弄不懂,身边接触那么多人,我一个都没弄懂,可我还要和他们接触,和他们来往,可我想不出理由和办法,彻底脱离人群!

艺术首先是高雅的,同时又是大众的。

审美情趣,高低,层次不同,专业人士啃定比外行要看的透彻全面,而外行则根据个人感官,兴趣爱好进行取舍。

如果从专业人员角度说,外行是滥芋充数,附庸风雅。那么远的不说,自己身边的事又有几个专业人士都懂?是全能专业?

如果都站在自己善长的领域,去审视别人。那么农民问,一粒麦子,种到地能发几支芽?什么时间浇水?什么时间施肥?各种蔬菜,瓜果,什么时间种?怎样管理可丰收?

如果不懂,农民可不可以说,不懂的话,吃米面蔬菜不都白吃了,浪费了!殊途同归,任何事物都是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

无非是从事职业不同罢了!

网友五:

艺术无国界。

我相信进博物馆参观的人大部分是对艺术有一定认知的。往深处不敢讲,至少能够分辩得出哪幅画好,哪幅画不够好。至少能够欣赏,能从中得到精神的陶冶和享受。

其实,真正“懂”得西方艺术的又有几人?即使在西方国家,懂得的也未必能占到多数。艺术之所以为艺朮,其魅力恐怕也在于此。就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乐意欣赏,但又似懂非懂。试想如果大家都懂,人人都懂,不都成了艺术鉴赏家了吗!

早些时候,我对西方艺术不仅不懂,甚至不能接受,不会欣赏。后来看的多了,慢慢地喜欢上了。但即使到现在,我也不算懂西方艺术的人。

很多人到博物馆参观西方艺术画展,而且驻足长留,这是好事。这说明在人们的眼里,美的事物是共通的。我觉得对我等大众来说,对西方艺朮懂不懂并不重要,喜欢就行。就好像我们品尝美食一样,兴奋点在好吃不好吃。

至于这美食有什么来历,有哪些成份,怎样烹饪制作的,又有多少人会关心呢?

璞玉雅藏和田玉官网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手机咨询13912794059

  • 24小时电话咨询0512-65183307

Copyright © 2012-2023 朝隆合文化传播 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姑苏区世茂广场南区5幢213-214朝隆合玉器展馆 备案号:苏ICP备16050641号 网站地图